2017年度市科技奖最高奖空缺,自然科学奖的分量就显得格外沉甸甸。在两项自然科学一等奖中,“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体系的应用基础研究”由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完成。项目第一完成人崔光磊研究员谈起获奖感受时说:“除了喜悦,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大家知道,锂电池标称电压是3.6V或3.7V,最高电压是4.2V。那么,锂电池的电压什为什么不能获得更大的突破呢?说到底,这也是由锂电池的材料及结构性质决定的。
充电的快慢和动力电池、充电桩、电动汽车整车、电网等整体技术和设计要求都息息相关,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还是在于电池。我们具体来讨论不同类型的动力电池在快充技术方向上的应用趋势。
多年来,汽车巨头和初创企业一直致力于燃料电池的研发与投资,但燃料电池车依然只占全球市场的极小份额,商业化进程缓慢,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开始将精力放在发展纯电动汽车领域。
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6月15日宣布,将与丰田汽车(134.37,-1.78,-1.31%)和松下等企业启动新一代高效电池“全固态电池”核心技术的开发。力争2022年度之前确立技术。在纯电动汽车(EV)使用的锂电池领域,日本企业被中国企业赶超。将举全日本之力推进研发,力争实现电池产业的复权。
国内外在动力电池安全测试评价方面已开展大量研究工作,但是针对各层级样本在实际应用工况以及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关注不够,亟需建立完善的动力电池安全测评体系,为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李先锋研究员、张华民研究员带领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的、长寿命、可自恢复的锌碘液流电池。该电池可以有效的解决目前锌碘液流电池存在循环寿命短,功率密度低的问题,有望用作大规模储能技术,解决目前风能、太阳能等发电不连续、不稳定、不可控的难题,实现清洁能源高效利用。
中颖电子(300327)在最新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锂电池芯片应用面和客户都在增加,2017 年的销售增量主要来自应用于手机的锂电池计量芯片和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的锂电池保护芯片市场。
来,我国光伏产品成本、价格将不断刷新最低点,而成本与价格之间的追逐说到底是新旧技术更替迭代之间的较量,谁能首先在技术上实现创新便能在成本、价格上率先取得竞争性的优势。
据美国彭博社4月11日消息,目前丰田研究人员正利用人工智能来加速研发电动汽车电池的理想化合物。该团队设计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手臂在研究人员监督下能将精确的化学试剂滴入试管中。
锂电池保护板是对串联锂电池组的充放电保护;在充满电时能保证各单体电池之间的电压差异小于设定值(一般±20mV),实现电池组各单体电池的均充,有效地改善了串联充电方式下的充电效果;同时检测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的过压、欠压、过流、短路、过温状态,保护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欠压保护使每一单节电池在放电使用时避免电池因过放电而损坏。
在所有电动化、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宏伟蓝图的最底层,都必须要依赖一项基础关键技术的突破,那就是动力电池。皮之不复,毛将焉存,所有预期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电池技术的进步速度和突破节点。
2020年,对所有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企业来说都是一道坎儿。有业内人士认为,锂硫电池体系有望成为未来高能量密度主流电池材料体系之一。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可穿戴电子产品也在快速发展,相关的电池技术也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这样的可穿戴电池要求具备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输出性能,另外,还要求与服装功能相同的伸缩性和灵活性,甚至还可以洗涤,而且杜绝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