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延迟动工之后,韩国电动汽车电池技术企业SKInnovation终于开始在中国建设第一个电池厂。其在中国江苏省的电池厂正破土动工,将参与包括日本松下、中国宁德时代以及韩国LG化学和三星SDI等竞争者在内的全球电动车电池竞争。
“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有非常好的互补性。从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发展的路径来看,纯电动汽车技术会先于燃料电池成熟,燃料电池继纯电动之后步入市场,技术特点上也比较符合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径。”
据英国《卫报》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科学家丹尼尔·诺切拉在制作“人工树叶”领域有了新突破,他带领的研究团队采用廉价的镍钼锌化合物替代传统昂贵材料,完成了人工光合作用。
随着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创业公司相继迎来了车辆交付的“亮相期”,蔚来拟美股IPO,再加上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抢人行动”,电动汽车汽车赛道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火热。
据媒体报道,来自国内多家主流18650动力电芯企业的消息,上半年动力电池企业开工率不高,且多集中在研发高容量产品,以配合车企开发补贴新政后的车型,忙于做测试和上公告。
根据彭博社新能源财经储能业务高级分析师Henbest透露,到2050年全球对电池市场投入将达到5480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二将用于电网方面,其余则在电表、家庭和企业等。
锂离子电池作为高效储能元件,已经广泛的应用在消费电子领域,从手机到笔记本电脑都有锂离子电池的身影,锂离子电池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得益于其超高的储能密度,以及良好的安全性能。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车企对续航里程需求的提高,电池企业纷纷布局三元电池业务。但三元电池材料的不稳定性,使其在细分领域尤其是客车、专用车领域的应用并不理想。而与之相对的磷酸铁锂电池,却显示出了特有的优势。
8月24日消息,据外媒报道,花旗集团旗下研究部门CitiResearch发布最新报告《颠覆性创新VI》,评选出其认为当今世界上十大最具颠覆性的创新技术。其中全固态电池首屈一指。
三元材料已逐渐成为动力电池市场的主流趋势。与此同时,在价格上,2016年底以来,三元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以523材料为例,目前主流市场价格约在16万元/吨,较去年底上涨约1万元,而高端三元材料价格甚至以达到18万元/吨,且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那么是否意味着一场三元材料的盛宴俨然正在开启?
早在汽车诞生之初,电动车便早已出现,只是碍于技术的问题,一直没有多大的发展。然而随着这几年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电动车不仅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同时吸引着来自政府以及产业界等多方面的关注。
马上临近8月末,各家动力电池相关上市企业的半年报也即将出炉,在此之前,电动汽车资源网整理了39家动力电池相关上市企业2018第一季度业绩汇总供大家回顾,了解各企业的经营状况。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研究员发现,与传统锂电池相比,回收玻璃制造的充电电池能够储存的电量多出四倍。而且,将废弃玻璃研磨成粉并制造出的硅基负极,还能延长手机甚至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