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2
    点击量

    澳洲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的研究人员率先研发出了全球第一款可充电质子电池,并表示在 5~10 年内即可上市,将挑战现有的锂电池技术。

    2018-06-30
  • 1057
    点击量

     锂电池的发展正处于一个瓶颈期,能量密度已经接近其物理极限。我们需要新的材料或者技术去实现锂电池的突破,以下几种电池材料被业内人士一直看好,或将成为打破锂电池障碍的突破口。

    2018-06-30
  • 908
    点击量

    近日,在国内会议上,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肖成伟表示,根据国家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的规划要求,到2020年,锂离子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目标为350瓦时/公斤,他认为,从目前的动力电池技术来看,这一目标可能无法达到。

    2018-06-30
  • 757
    点击量

    2月26日发布的J.D. Power(君迪)2018 中国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意向调查显示,在节能环保理念的普及和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情得到了彻底释放;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热情高,期待也高,对电池技术的改进尤为期待。

    2018-06-30
  • 928
    点击量

     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国家电子中心的电子工程师 Juan Pablo Esquivel,研发了一种微型纸质电池,用体液做燃料,可以在进行简单的诊断时为设备供电。

    2018-06-30
  • 862
    点击量

     现如今,我们日常使用的许多电子设备都需要依赖于电池工作,不管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还是其他设备。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创新爆炸性增长的时代,但许多新技术仍然得依靠相同的能量存储方法。

    2018-06-30
  • 1780
    点击量

    涂布工序分为三个板块,一是浆料上料系统,二是涂布系统,三是极片烘干系统。三位一体,需要每个系统都能维持稳定,才能保证极片的一致性。此篇文章将从涂布角度来讲其对锂电池性能一致性的影响。

    2018-06-30
  • 994
    点击量

    近来,浙江烯联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用于石墨烯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建设项目的建设,该项目占地面积40亩。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6000T/a石墨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能力。

    2018-06-30
  • 1172
    点击量

    OFweek锂电网编辑刚刚获悉,比亚迪将于6月27日在青海西宁经济开发区举行全球规模最大动力电池工厂下线仪式,OFweek锂电网作为特邀行业媒体将出席见证这次备受瞩目的动力电池工厂下线过程。

    2018-06-30
  • 1185
    点击量

    负极锂金属材料及全固态电介质材料研发进展。

    2018-06-30
  • 15083
    点击量

    南孚电池为什么要比一般电池用得久?

    2018-06-30
  • 2344
    点击量

    “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18(ESIE2018)”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国电力科学院新能源研究中心新能源与储能运营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陶以彬在主题论坛上做演讲。

    2018-06-29
  • 1446
    点击量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唐永炳及其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二硫化钼/碳纳米复合负极材料的钠型双离子电池。相关研究成果以Penne-LikeMoS2/CarbonNanocompositeasAnodeforSodium-Ion-BasedDual-IonBattery为题,在线发表在Small上。

    2018-06-29
  • 1590
    点击量

    日立欧洲公司、三菱汽车和ENGIE公司合作开展项目,将探讨电动汽车作为办公楼储能装置的潜力。在此次演示中,该联盟将日立的车载V2X充电器与ENGIE在荷兰赞丹办公楼进行网络互联。

    2018-06-29
  • 1286
    点击量

    全球锂离子电池需求的增长将带动镍矿勘探活动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公司将投入更多的资金到基本金属的勘探中去。

    2018-06-29
  • 1363
    点击量

    近期,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工程师团队开发出一种可伸缩的生物燃料电池,可以从汗液中提取能量,为LED和蓝牙适配器之类的电子产品供电。

    2018-06-29
  • 2252
    点击量

    “未来五年,锂电池行业将迎来大发展,或能持续十年的好光景。而以三元主导,金属固态电池将获得进一步发展。”知名锂电材料及产业化专家肖向前日前表示。

    2018-06-29
  • 1065
    点击量

    研究人员表示,分析和设计新离子导体的新方法为可充电电池提供了关键部件。新方法的应用可能会加速高能锂电池以及其他能量存储和传输装置(如燃料电池)的发展。

    2018-06-29
  • 1240
    点击量

    新能源汽车近两年驶入“风口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热销,整个产业链诞生一个个新的市场机遇。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心脏”,首批动力电池从投入市场至今,已逐步进入退役期,从2018年开始,我国将迎来动力电池退役“小高峰”。

    2018-06-29
  • 1362
    点击量

    随着可穿戴设备、电动汽车产业等的迅速发展,对电池的“高容量”标准,也在不断提高。以锂金属为负极的锂电池,有着比传统锂离子电池高10倍的容量潜力,但却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隐患。

    2018-06-29
钜大锂电,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