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0
    点击量

    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的2018年,却是动力电池行业的“多事之秋”。从政策补贴大幅滑坡到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再到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令动力电池企业苦头吃尽。然而这些只能算“开胃小菜”,今年以来整车企业对动力电池提出更大的降价要求,要求电池成本降至1.2元/Wh,与去年相比降幅约25%。

    2019-06-11
  • 811
    点击量

    工信部1月2日消息,为进一步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工信部(电子信息司)组织修订完成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并公开征求意见。 众所周知,锂离子电池种类包括消费类、动力类、储能类等,但此次的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该规范条件适用范围不包含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

    2019-06-11
  • 719
    点击量

    与方形和圆柱型电池相比,软包电池具有设计灵活、重量轻、内阻小、不易爆炸、循环次数多、能量密度高等特点,能在现有技术水平上提升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在续航里程上进一步缩小和燃油车的差距。 自中国推广新能源汽车以来,任何政策的风吹草动都会对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带来方向的转变,特别是在动力电池领域表现的更为显著。

    2019-06-11
  • 2263
    点击量

    在一致性问题的影响下,电池组的实际放电容量取决于电池组中容量最小的电池,电池组串联数量越多,对电池组放电容量的影响越大,电池组的利用率就越低,不仅影响充放电容量和续航时间,还容易引发热失控等故障,特别是大功率动力、储能电池组。实时、高效率电池均衡器的介入,不仅智能调节不同容量电池充放电电流和充放电倍率,还明显提高电池的容量利用率,控制衰减电池的温升效果也非常明显。

    2019-06-11
  • 881
    点击量

    当前,市场上不折不扣的“刚需”产品——低速电动车再次受到受到广泛关注。但是这次迎来的不是“转正”,而是国家六部委下发的一则《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的公文,对低速电动车更严格的整治。瞬间,在国内低速电动车行业内引爆了一颗"重磅炸弹"!

    2019-06-11
  • 791
    点击量

    今年尤其是9月以来,国内外发生了多起电动汽车起火事件,进一步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动力电池安全性的担忧。而进入10月后,固态电池各类消息甚嚣尘上,来势汹汹,似乎产业化即将实现,大有从根本上解决动力电池安全性问题的态势。在笔者看来,固态电池现在仍处于抢位布局阶段,产业化还要克服诸多难题,短时间内还难以大规模应用,尤其是在动力电池领域。

    2019-06-11
  • 803
    点击量

    自今年6月丰田发布量产氢燃料电池汽车将于2015年上市的消息以来,全球范围内又掀起一轮关于氢燃料电池汽车和电动汽车孰是孰非的热议,国内舆论也不乏对中国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战略取向的质疑。前不久,中汽协会组织行业专家就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问题进行研判,笔者也有机会和德、日等业界人士就此探讨。梳理诸多观点并笔者的几点认识在此与关注氢燃料电池和电动汽车发展的人士分享。

    2019-06-11
  • 1018
    点击量

    产业“热闹纷繁”,资本市场亦十分火热。因各种利好消息或者炒作,锂电概念股的股市表现格外引人注目;非锂电上市公司也纷纷涉足锂电行业,比如万向钱潮、瑞恒集团等利用其资本优势通过收购或联合投资快速切入锂电池领域。锂电池引发的“蝴蝶效应”仍在持续发酵当中。

    2019-06-11
  • 1995
    点击量

    铝箔在日常生活中用处很广泛,主要用于软包装、药包、食品包装等方面。铝箔虽早有用于锂电池,但是其用量微乎其微,相比包装行业却不足1%,因此之前锂电池用铝箔并未作为铝箔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一般厂家都未花精力及财力投入当中,而是由经销商购买普通软包装用铝箔分切并筛选后供给电池厂。

    2019-06-11
  • 928
    点击量

    孙冬泉分析指出,随着全球锂离子电池需求的持续升温,锂离子电池用隔膜也随之持续增速。据工研院产业经济与趋势研究中心(IEK)分析,2012年全球锂电隔膜需求量达到5.2亿㎡。未来,全球隔膜需求量以年增20%-25%幅度增长。2012年全球隔膜产业规模达到9.85亿美元,同比增长12.99%。未来,全球隔膜产业规模以年增15%-20%幅度增长。

    2019-06-11
  • 1091
    点击量

    电动汽车概念持续升温,带动了锂离子电池行业快速发展,但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技术长期受国外企业的垄断和牵制。不过,这种被动局面将很快被打破。

    2019-06-11
  • 5521
    点击量

    吴辉认为:从技术发展来看,日韩等企业基本以三元、锰酸锂或者其混合材料作为动力电池首选正极材料,而中国大规模的采用磷酸铁锂,虽然磷酸铁锂在安全性上有保障,但是其能量密度低导致汽车续航里程短。在此背景下,国内企业也纷纷开始研发三元材料体系的动力电池,比亚迪研发磷酸铁锰锂,ATL为宝马开发三元的动力电池,力神、中航锂电、万向等主流动力电池企业也逐步开始研发三元动力电池,北汽的E150二代也开始转配SK生产的三元动力电池。

    2019-06-11
  • 1140
    点击量

    燃料电池的特点:1.整个反应的生成物只有水,真正的零排放;2.能量转化效率高,40~60%;3.适用功率范围广,10MW以内,可用于交通运输、备用电源和分布式电站等领域。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最适合汽车行业的应用,主要因为:1.工作温度适合,40℃~80℃;2.所有部件都是固体,运行可靠稳定;3.发电功率100kw以内,与整车需求相吻合。

    2019-06-11
  • 1473
    点击量

    马海晏说,华西铝业的前身是属于国家核工业部的,原来是军工企业,主要是做核材料的,后来误打误撞进入了铝业加工行业。最早进行军工生产的时候上马了余热发电,军工生产是在大山里面,当时经济不是很发达,发了电怎么用成了一个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那就只能上高耗能的项目,就配套了电解铝厂。1987年,余热发电已经建成了,电解铝厂也已经建好,但是军工项目停了下来,那怎么办?最后决定,朝着铝业的方向发展,又上马了型材厂和铝箔厂。

    2019-06-11
  • 938
    点击量

    受益于政策利好和市场需求快速扩张的双轮驱动,动力电池和储能成为未来锂电池应用最具潜力的两个领域。为此,包括中兴派能、力神在内的知名锂电池企业都在进行周密布局。在动力电池方面,袁巍向记者透露:“中兴派能的低温高功率动力电池受市场认可,现在正考虑如何更好地实现动力电池快充。”

    2019-06-11
  • 1164
    点击量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持续增长,动力电池的装机量也呈现出高增长的态势。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9月动力电池装机量已达28.7GWh,相当于2017年同期装机量的3倍(2017年1-9月总装机量为8.9GWh)。业内预估,今年新能源车的销量有望突破100万辆,而动力电池装机量有望达40GWh。

    2019-06-11
  • 1028
    点击量

    又一条有关投资的消息在新能源车行业引发极大关注!近日万向集团对外披露,计划投资685.74亿元,在浙江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年产能80GWh电池项目。与此同时,万向集团还将投27.45亿元,在同样的地点建“年产50000辆增程式纯电动乘用车项目”。两个项目加起来,投资总额达713亿元。

    2019-06-11
  • 2197
    点击量

    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按照业内预估,今年动力电池的报废量将达到6.39万吨,到2020年回收量将猛增至24.8万吨。市场规模方面,今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扩至50亿元,而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可见,动力电池回收是难题,也是发展的风口。

    2019-06-11
  • 1153
    点击量

    近几年来,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动力电池装机量也在稳步提升。受此影响,以钴、锂为代表的电池原材料身价暴涨,让诸多电池企业苦不堪言。只不过在这波涨价潮中,也有作为另类的存在,那就是电解液的重要原材料六氟磷酸锂,自2017年第二季度开始,便开启跌跌不休模式。

    2019-06-11
  • 7878
    点击量

    基于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的电解水制氢技术有望成为电网和制氢、用氢行业的共同选择。

    2019-06-11
钜大锂电,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