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导体电极与溶液接触后,由于电子在两相的化学位不同,在界面上会发生电子的转移,因而形成双电层。与金属电极比较,半导体的载流子浓度低,与稀溶液差不多。因此半导体电极这一侧的电荷分布也是类似于稀溶液一
2011-06-27 15:32:00 -
在非平衡的情况下,即电极受到外加电位的影响时,阴、阳极两个方向的电流不再平衡,某一个方向的电流会大于交换电流而出现外电流。此外电流仍然是导带引起的外电流(Ic)与价带引起的外电流(Iv)之和。当过
2011-06-27 15:30:00 -
半导体/溶液界面反应可以按外加电位或极化的大小分为平衡条件下的反应与非平衡条件下的反应,也可根据电极材料是否在溶液中稳定,分为可溶性的与不溶性的电极,其原理与金属/溶液界面上反应相类似。不过由于半
2011-06-27 15:28:00 -
半导体的载流子主要是电子与空穴(又称正孔,即失去电子所形成的正电子空穴)。以电子为主要载流子的半导体称n型半导体,而以空穴为主要载流子的半导体称P型半导体。在电场的作用下,P型半导体的空穴,即正电中
2011-06-27 15:27:00 -
半导体电化学研究具有半导体性质的电极所发生的电化学反应,特别是在半导体电极/溶液界面上所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具有半导体性质的材料很广泛,有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和许多有机化合物。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金属
2011-06-27 15:24:00 -
电极由催化剂与PTFE粘结剂混合调成膏状物,经碾压成极片。将这种电极与多子L性膜可组成燃料电池单体。在隔膜两侧的电极中,一部分毛细孔被电解液浸润,形成气—液-固三相反应区。
2011-06-27 15:22:00 -
培根型电极由金属镍粉或羰基镍粉、催化剂与发孔剂(如(NH4)2CO3,NH4HCO3等)混合后,在模具中加压成型,再经高温烧结而成。这是一种不同孔径的双层电极,粗孔层孔径平均为30μm左右,细孔径
2011-06-27 15:20:00 -
为了使气体扩散电极具有大量的液膜层,即电极具有较多的三相界面,比较有效的办法是采用憎水型气体扩散电极。 憎水型气体扩散电极为双层结构。由防水透气层、导电网、催化层组成,催化层被电解液部分润湿,形成
2011-06-27 15:19:00 -
气体扩散电极是一种有一定孔率和具有很高的比表面,并能形成稳定的气—液—固三相界面系统的电极。 氧电极的氧还原过程是气相的氧溶解到电解液中,而氧在常温常压下,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小,且氧在水溶液中扩散
2011-06-27 15:08:00 -
常见的电催化剂有金属、合金、半导体和大环配合物,一般都是过渡元素及其化合物。这是因为它们的未成对d电子和未充满d轨道能与吸附物形成吸附键。影响电催化剂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几何因素和能量因素。几何因素指
2011-06-26 1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