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辉能获1亿美元融资固态电池产业化临近?

钜大LARGE  |  点击量:1036次  |  2020年05月26日  

固态电池的量产应用时间表持续在更新。


日前,外媒报道称,我国台湾固态锂离子电池技术公司辉能科技宣布完成近1亿美元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银投资和一汽集团产业基金,融资将用于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和厂建设。


此前,辉能科技已经获得了软银我国和丹丰资本的持续投资。


辉能科技成立于2006年,在固态电池领域深耕已超过十年,是不折不扣的“老前辈”,但在动力锂电池领域却还是个“新兵”。


自2013年实现了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商业化量产后,辉能科技的产品最初仅面向电子消费市场,重要向一些可穿戴、IOT、消费电子产品厂商供货。


2017年以来,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辉能科技逐渐转向迎来高速发展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并凭借其创新技术多次获得国际殊荣。


2018年,辉能研发出了全球领先的多维度串并联的BiPolar+3D技术。凭借该技术,辉能创造了单颗85.2伏高电压与20KWh大容量的电池芯,只需4颗电池便能构成一个80KWh的新能源车电池包。


此外,辉能还设计了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芯,在电芯内部串联的单元片间填入散热胶,将热能均匀传导至电芯的外壳两侧,再由电芯外壳两侧的水冷排将热能带走,便可以达到理想的散热效果,比起传统电动汽车电池包内复杂迂回的水路设计,能够省下2050%的空间。


2019年,辉能科技在美国CES消费电子展上展示了车用固态电池包,后者采用了MultiAxisBiPolar+(MAB)多轴双极封装技术。


在相同的装车容量下,辉能固态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包体积只有传统电池包的一半、重量只有传统电池包的七成,赢得2019CES创新奖。


辉能科技的固态电池技术引起了多家主机厂和电池公司的关注。


2019年,辉能科技先后与南都电源、天际汽车、蔚来汽车和爱驰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就固态电池生产技术授权达成合作共识,围绕于辉能科技的MAB固态电池包与模块技术进行合作。


在2019高工锂电年会上,辉能科技创始人与执行长杨思枏介绍了其在固态电池上的量产时间表。


“我们将在2020年确认厂址(华东地区),2021-2023年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产量方面希望在2025年做到54GWh,2030年做到388GWh。”


据介绍,整体上辉能对固态电池的基础技术开发用了4-6年;实现产品的商业化用了5-8年;产品实现产业化则用2-3年。


辉能科技称,公司今年预计完成1GWh车载固态电池产线的试车,2021年开始量产。目前车载固态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已达到190Wh/kg和420Wh/L,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270Wh/kg和620Wh/L。


事实上,固态电池一直是当前动力锂电池公司和主机厂的研究热点,很多公司都给出了其固态电池的量产或应用时间表。


但从当前情况来看,固态电池在电动汽车上的规模应用还存在较远的距离。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辉能科技之外,包括三星、万向一二三、GS汤浅、松下、清陶能源、赣锋锂业、SolidPower、戴姆勒、福特、宝马、丰田、宾利等电池厂和主机厂也在固态电池产业化方面积极探索。


近期,三星技术研究院(SAIT)和日本三星研究院(SRJ)推出了下一代固态电池技术,采用银碳(Ag-C)复合层作为负极。


该材料的厚度仅为5m(微米),使研究小组可以减小负极厚度,并将电池能量密度提高到900Wh/L,体积比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小50%,单次充电可达800公里续航,循环次数高达1000次。


丰田宣布与松下合作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泰星能源解决方法有限公司,将开发和生产棱柱形锂离子电池以及固态电池和“下一代”电池。


加拿大能源供应商魁北克水电公司宣布与戴姆勒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固态电池技术。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