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稳定、安全高效的“超级电池”一直是人们追寻的梦想。石墨烯,是电池领域炙手可热的“材料明星”。在《中国制造2025》中选择的10大重点突破技术和战略产业中,石墨烯材料是前沿新材料领域的四大重点之一。
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更新换代,被淘汰的铅蓄电池首先迎来报废小高峰。在此背景下,后端市场是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中污染最重、乱象最多的环节,违规拆解动力电池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新能源”这个在当下国际和国内提的次数最多的词,上到联合国大会的“巴黎协定”的签署,下到国内倡导的“节能减排,低碳出行”。共同反映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不仅仅表现在大家熟知的“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其实,电池出现故障都是有征兆的,比如原来充电的时候电池是不发热的,使用一年左右(有的甚至更短的时间)充电时发现电池发热了(用手摸电池的外壳就能感觉到)。
据了解,国内电动车普遍使用铅酸蓄电池,如若保存处理不当,极易产生严重的土壤和空气污染。而在国内废旧蓄电池回收领域,却存在着回收成本高、监管难度大等问题,难以建立安全、通畅的回收渠道。
近日,雷诺集团电动汽车项目副总裁EricFeunteun接受了36氪的采访。他认为,现阶段电动汽车发展还是要着眼一线城市,同时锂电池电动车的极限可能在2023年到来。
在《动力电池蓝皮书》(2018)的“专家视点篇”中,本书的顾问团队对中国乃至全球的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形势进行把脉,从技术走向,成本预期,困难挑战,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技术链以及新兴业态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精彩评述,本期专家视点人物—孙逢春。
我们经常听到厂家在宣传其纯电动车产品具有省钱和环保的优势,那么,纯电动车果真如此吗?家用电动汽车就真的比燃油车型要省钱环保?今天车行哥就和大家算笔账,看一看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机动车发展的下一个风向标。国际上,多国宣布全面禁售燃油汽车时间表的风波刚刚过去,诸如英国、法国、荷兰等,纷纷剑指柴油乘用车。看中国,发改委已经表示,原则上将不再批准新建传统燃油车企。
之前介绍了进入北京市场的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和相应产品的续驶里程和价格(续航里程超过500KM的电动汽车有哪些),可以看出大部分传统汽车生产企业都有开辟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这是为什么呢?毫无疑问,当然是有市场和优惠政策啊。
其实,对于以上内容,我个人也是有些看不懂的,虽然也曾与个别新能源车企打过不大不小的交道,然而看到的却是,不知所谓的自我感觉良好,以及看不懂他们究竟要准备干点什么?
现在的新能源车销量呈逐年攀升的趋势,在小区内能看到越来越多的新能源电动汽车走进我们的眼前,但很多物业小区以楼盘无相关设计或存在安全隐患等种种理由迟迟不能安装充电桩,让新能源车遭遇尴尬。
2014-2017年,国内动力电池的出货量分别为5.9GWh、7.0GWh、30.5GWh和39.2GWh,且未来三年年复合增长率仍有望保持30%以上。
近日,大众集团发布第二季度财报时,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表示,大众计划自主生产固态电池,可能从2024年或2025年开始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