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盛屯矿业钴材料业务营收30.82亿,构建钴材料业务体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如今,盛屯矿业再出手,拟投3.46亿美元完善钴铜资源布局。
永恒力集团和 Triathlon Holding GmbH 共同创建了一家专注于锂电池生产和回收的合资企业 JT ENERGY Systems GmbH 。该项目的成立得到了竞争管理机构批准,永恒力将持有合资公司的70%股份,Triathlon 将持有剩余的30%股份。JT ENERGY Systems 将于2019年8月开始正式运营。
techxplore.com网站4月1日报道,《自然·能源》杂志发文称,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Pulickel Ajayan等开发了一种环境友好的解决方案:主要由氯化胆碱和乙二醇构成的深共晶溶剂对锂离子电池的阴极金属氧化物进行回收。
2019年3月29日,江苏卫蓝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隆重举行了固态电池一期项目奠基仪式。一期项目投资1.8亿元,项目计划于2020年3月投产,建成后预计形成年产1亿瓦时固态电池的生产规模。
3月28日,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携北汽福田和北汽新能源相关人员一行到访国轩高科。当日,国轩高科与北汽集团和北汽福田签署了新的《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当前的进展,研究人员认为它可以为电动汽车提供约4800-5800公里的续航里程。另外,新技术的零部件和电池液可以回收,在太阳能或风能发电厂充电后再次使用。
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05万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据彭博社预测,2030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达3000万辆,而中国将持续占据全球市场销量的50%左右。在电动汽车飞速发展的同时,国内发生了多起电动汽车着火的重大安全事故。在数次起火事故中,主要原因是由于电池品质不良导致电芯短路从而引发电池“热失控”,电池内部温度将急剧升高,最终电池发生剧烈燃烧或爆炸。
4月22日,美都能源发布2018年报,报告期内营收52.74亿元,同比下降18.63%;归属于上市股东净利润为-10.96亿元,同比下降达1994%,资产负债率达42.38%。
近日,中科院北京物理所的陈立泉、黄学杰和Xiaohui Rong(第一作者)等人通过阴离子氧化还原反应机理开发了一款P2型的Na0.72[Li0.24Mn0.76]O2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最高可逆容量可达270mAh/g,首次实现O2-高稳定氧化还原,为下一代高容量正极材料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可能的选择。
现在我们说到新能源车,首先想到的就是电动车,但是,最初希望通过改变汽车使用的能源以降低碳排放量的时候,第一个进入我们视野的,其实是氢能源。理由很简单,氢气燃烧后的产物只有水,可以彻底解决碳排放的问题。
日前,横店东磁发布2018年年报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64.89亿元,同比增长3.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9亿元,同比增长13.27%。
桑顿新能源主打三元软包电池,去年已经成功实现量产260wh/kg产品,2019年将推出280-300wh/kg的高镍三元电池、2020年推出350wh/kg的产品,全固态电池、锂硫电池的研发已经进入原型级研究。
近日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的A.J. Louli(第一作者)和J.R. Dahn(通讯作者)分析发现锂离子电池持续增长的压力与可逆容量损失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可以通过测量锂离子电池的内压变化实现对锂离子电池容量衰降速度的预测。
3月12日,备受瞩目的国际储能展在德国杜塞尔多夫隆重启幕。阳光电源携全球首款1500V高压储能一体化集成系统及多款顶级工商业及户用储能产品亮相,吸引大量客户与业内人士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