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赢合科技稳坐一线电池公司 "朋友圈"硬核技术抢占产业链C位

钜大LARGE  |  点击量:592次  |  2022年07月08日  

今年,赢合科技迎来"混改"落地元年。


伴随着上海电气入主,赢合科技"混改"模板交出优秀答卷。三季报财务数据显示,赢合科技1~九月实现营收17.5亿元,同比上升26.70%,实现净利润2.80亿元,同比上升17.39%。更为关键的是,赢合科技再次收获CATL大单,稳坐锂电巨头"朋友圈"。


实际上,赢合科技受到CATL青睐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其关键锂电环节的技术优势。


赢合科技再获锂电巨头青睐


2020年,国内巨头CATL公布了上百亿投资机会,投资境内外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上市公司。巨头大手笔引爆资本市场,表明对新能源锂电池的信心。


实际上,锂电巨头之于产业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产业巨头凭借比较优势屹立于潮头,围绕其为核心的产业链必然枝繁叶茂。


今年十月二十七日,赢合科技公布重大合同中标通告,公司中标CATL设备订单,总金额为14.4亿元,约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的86%。近期,公司再获CATL1.07亿元订单并表示,和CATL的合作彰显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生产装备的综合实力,标志着国际一流客户对公司能力的高度认可,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业内的声誉和品牌影响力。


实际上,自2018年起,赢合科技已持续三年中标CATL锂电设备订单,累计金额超18.75亿元,且中标份额持续提升。其中,公司在2018年、2019年和CATL及其控股子公司签订合同金额分别为5046万元和1.81亿元;另外,今年上半年,公司和CATL签订了9681.11万元的采购订单。


诸如CATL这类锂电巨头,它们对供应商的技术和交付能力要求颇高,赢合科技如此稳定地切入CATL供应链体系,且份额逐年提升,足可见对其的认可程度。


实际上,除了CATL,赢合科技的产品已全面进入国内外一线电池公司。根据公司最新披露的投关活动记录表,今年以来赢合科技已和CATL、比亚迪、LG化学、ATL、冠宇、中航锂电等国内外客户签订锂电设备订单,截至目前,今年新签锂电有效订单合计超过30亿元,且公司对明年市场非常乐观。


订单在手,赢合科技的业绩便有了确定性支撑。要了解在2019年,赢合科技全年营收为16.70亿元,低于上述订单数据。


斩获优质客户大额订单的背后,是赢合科技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最好印证。赢合科技有关人士表示,公司始终奉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投入技术创新,构建了完整的技术创新研发体系。


一组数据可以证明,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约占当年收入的6%~8%。前三季度,公司投入研发费用1.08亿元,同比上升13.68%。


产业链上的技术优势


实际上,赢合科技是我国动力锂电池智能自动化设备行业的龙头公司,也是行业内第一家推出锂电池智能生产线整线方法供应商。正是因为强化了研发投入,赢合科技在整个产业链占据了强势地位。


历经十余年发展,国内锂电设备已从依赖进口到实现自主创新并进行产品的不断迭代,在这一过程中,赢合科技在技术及模式创新等多方面都在持续引领行业发展,部分产品更是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2015年,在国内锂电设备大多还只立足于单个环节的自动化时,公司于业内率先推行整线交付模式,将我国锂电工程化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2018年,公司在分段集成设备方面获得重大突破,推出了"激光模切卷绕一体机"、"模切叠片一体机"等创新设备,为客户带来了更多样化的产品选择;同年,公司拿到了LG化学19台卷绕机的采购订单,并在2019年实现全部交付验收。这也标志着国内的锂电设备厂商从已从基本完成进口替代,向逐渐进入海外电池公司供应体系迈进。


2020年上半年,赢合科技新推出的1600mm宽幅涂布机,远超市场上1000mm的涂布宽幅,可以适用于4.5μ的基材,供应更高的烘箱加热效率,适应更大卷径的接带功能。新增的自动穿带装置,可节省30%至50%的穿带时间,生产效率是传统650单层涂布的8倍。


这是锂电涂布设备生产效率的变革,一次里程碑式的创新。


要了解,锂电池的生产可大致分为三个环节,极片制作、电芯制作和电池组装。而前道的涂布环节直接影响着电芯的能量密度和一致性。从当前动力锂电池生产的需求及趋势来看,涂布的幅宽和速度是反映涂布技术优劣的重要指标,幅宽越大,速度越高,则代表生产效率越高。不难发现,涂布环节是锂电池设备制造过程中的关键一环,牵一发动全身。


赢合科技在涂布端一直保持着市场领先地位,在经历了第一代单层涂布机后,赢合科技已相继迭代出第二代单层涂布机、二代双层挤压涂布机、全自动高速涂布机、全自动高速双层挤压涂布机等多系列产品。


这实际上是赢合科技在涂布端的"摩尔定律"——技术先发优势奠定后发市场地位。


混改效果显现


时至2019年,面对短时间行业波动、竞争加剧,但又中长期向好的行业发展态势,赢合科技做出了他的选择。


一方面,公司依然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防止被卡脖子,并在关键技术领域持续突破;另一方面,公司战略性引入上海电气为其控股股东,在资源、金融、资信等方面获得了全面赋能。


资料显示,上海电气是国内最大的综合性装备制造公司集团之一,也是国企中的佼佼者。


上海电气在新能源汽车、3C电气、航天等领域都具有系统解决方法的实行能力,同赢合科技的业务协同较强。不过外界关注点还是在于,双方在股权等深度合作的混改样本。


实际上,上海电气和赢合科技的混改模式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现在市场上一般的国资入股民营上市公司有很大不同。赢合科技有关人士介绍,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国企资源"和"民企机制"的优势,双方在交易架构、合作条款等都做了相关约定。上海电气在行业资源、金融资源、政府关系等方面积累深厚。


而赢合科技的民企机制优势在于决策链条短、能够快速响应市场以及激励机制更为灵活。上海电气入股后,赋予了赢合科技较大的自由度,不仅由原管理团队继续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双方还在业绩对赌之外约定了一套超额业绩奖励方法,以此激励管理团队及核心人员。上海电气则在董事会层面推动公司治理的进一步提升,并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支持赢合继续做大做强。这种混改模式最大化提升了整体效率,恰是经济学里所述的提升索洛余值——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此举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同。


今年以来,双方的协同效应已开始显现。赢合科技表示,上海电气入股后,公司已借助上海电气旗下公司德国Manz进一步深耕欧洲市场,今年已经签下了几千万元人民币的欧洲订单。双方也在积极开展其他业务方面的对接和合作。此外,上海电气已通过定向增发向赢合科技注资近20亿元,财务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率同比下降13.37%,公司称,20亿资金注入在帮助公司优化资本结构、降低经营风险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满足公司扩大生产、研发及开拓市场等有关流动资金的需求。


近期,随着国家新能源白皮书的公布,"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被列为中央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可以预见的是,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或将迎来长久发展机遇,我们也期待国内锂电龙头公司可以在国内及世界舞台上交出更好的答卷。


文/江舟


每日经济新闻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