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续航里程就是一切吗?没有安全那就是零

钜大LARGE  |  点击量:159次  |  2023年06月30日  

诚然,由于充电硬件设施以及充电时间所限,一辆电动汽车的真实续航里程基本决定了你能够通行的半径,这也就是续航里程如此重要的原因。


也正是于此,如今的纯电动汽车往往把续航里程当做最大的卖点,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续航里程军备竞赛,硝烟正浓。


不过,MG名爵刚刚公布的纯电动汽车名爵EZS,工信部续航里程仅有355km,相比现在自主品牌新车动辄500km甚至600km的里程,似乎并不占优势。作为MG品牌力推的新车名爵EZS,为何没有加入续航里程军备竞赛?


首先,不论国内国外,现在的电动汽车全部都使用锂离子电池,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又分为镍钴铝和镍钴锰两种,我们熟悉的特斯拉采用的就是镍钴铝电池,这种电池电量密度高,但由于制造工艺技术壁垒高,原材料又被日企控制,所以国内自主电动汽车重要使用镍钴锰锂离子电池。


镍钴铝电池优势重要在于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而镍钴锰电池优势重要在于稳定性和成本较低。做个比较,即使是目前市面上最先进的镍钴锰电池,在能量密度上与松下供给特斯拉的镍钴铝电池仍然有17%左右的差距。


镍钴锰电池有很多不同型号,111、523、622、811,这些型号代表的就是镍、钴、锰三种材料在电池中的比例。理论上镍的比例越高,电池能量密度越高,而锰的比例越高,稳定性越高。大体上说,能量密度和稳定是一对互斥的关系,如何在尽可能扩大能量密度的前提下保持稳定是电池技术突破的研发重点。


任何的新技术都要不断的实验和改进,目前811电池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重要是不够稳定,以及多次充放电后电量下降快,实验室数据显示,在超过1000次充放电后,811电池会出现20%左右的容量下降。


从上面我们了解,811电池技术并未完全成熟,但为了提升续航里程数据,不少自主品牌并未做长时间路试,就选择将搭载811电池的新车型上市销售。在长期使用后,下降容量事小,一旦出现碰撞事故,安全性也有待考证。


名爵EZS采用的是市场主流的镍钴锰523电池,在能量密度上确实逊色于811电池,但由于其中的稀有金属钴比例高,所以成本更高,并且更为稳定、使用寿命也更长。


既然动力锂电池与纯电动汽车的安全性息息相关,那么我们来看看名爵EZS在安全性方面有什么表现。


名爵EZS是唯一一款通过了美国UL2580电池安全标准以及IP67防尘防水标准的自主品牌纯电动汽车。其中UL2580就是电动汽车的碰撞试验,重要考验事故后电池的安全性,而IP67我们相对熟悉,在手机评测中出现的较多。


说到电动汽车的可靠性,涉水绝对是重中之重。而在现场测试中,名爵EZS做到了最高42cm的涉水深度,超过了大部分的汽油城市SUV车型,可以说,在雨天充电和过水坑更安心。


值得一提的是,名爵EZS还通过了E-MARK、REACH、ELV等欧洲法规认证,是第一款可以在欧洲市场上销售的自主品牌电动汽车,未来将在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汽车强国销售,与日产Leaf和大众e-golf等车型竞争。


能够同时满足欧洲和美国的严苛标准,安全性肯定毋庸置疑,这点相比大票的自主品牌电动汽车竞品就有足够的优势。而在能量密度和百公里电耗等电动汽车重要的参数上,名爵EZS也完全不逊色于国内的对手们,其中电池密度为161wh/kg,百公里电耗仅为13.8kwh,作为比较,北汽新能源最新的EX5的电池密度为146.5wh/kg。


可以看出,技术上名爵EZS完全不逊色,想要提升续航里程,只要简单的把电池做大就行,只是考虑到用户使用场景以及车型定位,才将容量控制在44.5kwh这个数字。


就在刚刚,MG已经公布了名爵EZS的预售价11.98万元起。它的目标客户也很精准,都市年轻人、家庭的第二辆车。也许你不会开着它翻山越岭,但355km的续航里程,日常代步已经足够。安全、实惠、不限牌,相信上市后又会是一款爆款车型。电池热失控应该说是这些事故的主因,什么叫电池的热失控呢?电池温度到达一按时候电池就会有连锁的负反应,放热的反应,所以温度快速上升,最高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钟温升接近1千度,所以它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热失控是什么引起的呢?首先是电池过热了,刚才说了,电池热了才会热失控,过热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有可能是电池包本身温度不均匀,有局部区域温度高,过充过放、外短路、内短路等等这些电的原因会放热,还有机械原因,比方进水、密封不好、碰撞等等。


下面我们看看最近这些事故的主体原因,我们认为是产品质量问题。产品质量问题就是指产品在设计、制造、验证、使用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重要有三类,第一,电池产品测试验证不足;第二,车辆使用过程中可靠性变化;第三,充电安全管理技术有问题。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几个方面。


首先,电池产品测试验证不足。由于补贴退坡的政策周期是一年一次,与产品的开发周期总体来看不是很匹配,比如说我们化学材料体系的改进一般要一年以上,但是因为公司跟着补贴的指挥棒走,盲目的追求高比能量,缩短了测试验证的时间。有时候为了缩短开发周期往往首选物理的改进方法,比如把电池活性材料增厚,隔膜减薄,这样电池比能量会上升,但是安全性能下降。


第二是电动电池测试验证的手段不完善,不能反映实车的使用条件,很大一部分公司并没有建立公司内部的电池安全测试标准,部分公司甚至就没有电池安全测试的能力,生产出来的质量也就是参差不齐的。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