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美大学研究员发现扩大锂离子电池中硅基负极 可提高电池20%性能

钜大LARGE  |  点击量:1038次  |  2020年05月08日  

据外媒报道,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一种新策略,可以在锂离子电池中扩大硅基负极的应用,将电动汽车、智能手机的功率提高20%。


机械与化学工程教授DonghaiWang表示:“硅有望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但是,研究表明,在循环过程中,这种材料非常不稳定。”在传统锂离子电池循环周期中,硅作为负极材料,会发生严重的体积膨胀与收缩,限制其商业应用潜力。这种在充放电过程反复出现的体积变化,使电池结构受损。久而久之,会导致电池发生爆料等不稳定现象,缩短电池寿命。


研究人员开发新策略,保持硅材料弹性,从而更好地传输能量,保持电极完整性。Wang表示:“我们发现,采用超弹性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缓冲层,包围硅基负极,可以让硅保持稳定,阻止电极内的粒子移动。”GPE材料由软醚部分和硬循环部分构成,软醚部分提供弹性,硬循环部分防止聚合物过度膨胀。“两部分协同工作,使GPE材料适当膨胀和收缩,同时保持硅负极结构稳定。”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策略或将解决目前硅基负极面临的问题,将锂离子电池的储能提高20%。Wang说:“以往的电池中只能用5%的硅,所产生的效果十分有限。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使用纯硅负极,显著增加电池的容量和能量密度,为创造下一代锂离子电池铺平道路。”


伴随三元正极进一步推广,硅基负极市场空间广阔在高能量密度发展的路径之上,动力电池正极采用高镍三元材料,而负极则配合使用硅基负极材料。未来NCM811和NCA成为动力电池的主流市场。随着硅基负极制备工艺及电池厂商对于高镍体系掌握的逐步成熟,硅基负极未来将迎来较为广阔的市场。


锂电池的负极材料对于电池的安全性能,能量密度及循环寿命等技术指标有重要的影响。


现有的负极材料分为碳材料和非碳材料,碳系负极材料主要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和中间相炭微球等;非碳材料负极主要包括钛基材料和硅基材料。


目前,石墨负极材料(主要是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凭借工艺成熟、成本较低和性能较好的优势占据90%的负极材料市场。


然而,石墨材料虽有高电导率和稳定性的优势,但在能量密度方面的发展已接近其理论最大值(372mAh/g)。


随着新能源汽车对续航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电池负极材料也在向着高能量密度方向发展。


硅具有4200mAh/g的理论克容量,且地球储量高,结合了碳材料高电导率、稳定性及硅材料高容量优点的硅基材料(Si/C、SiO/C)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