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智造大王”王燕清:国产设备“问鼎”全球

钜大LARGE  |  点击量:1003次  |  2021年04月29日  

他白手起家带领一家默默无闻的民营小企业,跻身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装备制造商。


他不擅演讲,却很幽默风趣,不苟言笑,却很低调。


哪怕是在公司上市之后,也不改低调本性。他说:“我只擅长把东西做好,低调点比较好。”


近三十年时间,从一个电容器设备工程师,到中国第一批锂电池制造装备的上市公司掌舵人。他通过打造一个自动化设备王国,成为了当下锂电行业的风云人物。


他真正做到了率先垂范,是一位有人格魅力的领导者。他就是先导智能掌门人王燕清。


01


没有闪耀的学历,靠一双勤劳的双手,一步一步走上人生巅峰,王燕清本人就是一本励志故事。


1982年,王燕清以学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攻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1986年一毕业,二十出头的他就进入锡山市无线电二厂,任无锡县无线电二厂设备助理工程师。至此开始与设备打交道,这一干就是十四年。


当时,在无锡解放西路有一个电子产品一条街,他经常去买电子元器件、线路板,回家后自己组装、焊接,经他之手,一台又一台是黑白电视机得以“诞生”。


在众人眼中,他就是一名“技术偏才”,在王燕清看来,正是那些“实战”让自己积累了扎实的电子技术。


1999年,迫于生计,那年34岁的王燕清下海创业,创立了无锡先导电容器设备厂,主要生产电容器制造设备。


“王燕清请了两名60多岁的车工和铣工,自己则担任机械、电气工程师外加钳工等一切职能,一个仅有三人的电容器设备厂就这样起步了。启动资金是借的,场地选在了东亭的一个破旧仓库,面积只有150平方米,他在仓库角落约四五平方米的地方放了一张床,一家三口一住就是三年。”有媒体如是报道。①


古代舜帝以身作则,勤俭节约,致力于改善民生,将国家治理得井然有序,成为人民心中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同样适用于企业,领导者的一言一行对公司有着重大影响。


作为公司的一把手,王燕清仍将自己视为“工人”,时常亲临工作现场与基层员工一起打拼,不忘当初创业时的激情与勤奋。


在他的办公大楼里,贴着小米创始人雷军的语录,“专注、极致、口碑、快”。可见,和大多成功的企业家一样,王燕清成功的秘诀有很多:钢铁意志、追求极致、专注专业、矢志不渝……


【02】


执着坚持,脚踏实地,追求极致,不轻易妥协,王燕清的性格打上了土生土长无锡人的烙印。


最初的先导工厂是一间破旧的仓库,在创业初,面对各种压力与挑战:资金紧缺,供应链不成熟、国外竞争对手的强势挤压……


“也许是我的性格里有一股倔劲儿,不服输,外国人能做的设备,我们也可以。”王燕清坦言。


带着这个想法,王燕清打造出了国内最早的中国电容器薄膜制造设备,自2001年起,从为松下电容器提供第一款高端设备开始,先导逐渐打开国内市场,替代国外进口设备。


此后,王燕清的先导一路顺风顺水,不仅实现了从国内走向国外,还开始销往美国、日本、德国等强国,并通过CE等权威认证。先导也成了国内外电容器薄膜设备领域不可争议的龙头。


在当时,MP3、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数码电子产品开始兴盛,中国的锂电池市场逐渐迸发出新的生机。在此契机下,先导巧借东风,开始尝试向锂电池领域扩展。


2008年以前,国内已经有不少锂电池设备制造企业。然而限于当时技术水平的不成熟,很多锂电池设备都是半自动产品,加之不成规模、技术经验欠缺,锂电高端关键设备主要依靠进口。


总是会有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在当时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先导摒弃其他很多企业“先易后难”的经营思路,毅然决然迎难而上。


“我们在2008年之前,甚至在2005年就考虑过进入锂电池行业。”王燕清表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08年,王燕清瞄准时机,带领先导进入新能源领域。


当时,在锂电池卷绕机设备领域做得最好的是日本的Kaido和韩国的Koem等少数日韩企业,而且这些企业也都是从电容器设备领域跨界而来。


“这两家公司在电容器设备方面就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我想他们能在锂电池行业做得很好,我们应该也可以!”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有迹可循”的王燕清又开始踏上了转型锂电池卷绕机设备领域之路。


正是那股永不服输的韧劲,让先导在面对困难时毫不惧怕,所向披靡,最终先后攻下索尼、松下、三星等国际高端客户。在行业内率先打破国际高端垄断阵线,提振了整个国内设备行业的自信。


值得注意和称赞的是,在当时,即使我们的国产设备水平有所提高与精进,但是依旧有不少动力电池企业在关键设备选择上倾向于采用进口设备,而唯独只有先导是个例外。


多年来,先导在研发水平方面保持向前状态,产品价格与服务方面都深得人心,受到国内外许多一线动力电池企业的青睐。


“早期,一些国际大客户给先导一些简单的设备订单,先导完成得很漂亮,每一步都没有‘掉链子’,慢慢地与之建立起合作关系,获得更多合作机会。”王燕清说。


【03】


走进先导智能的研发中心,所有办公桌上的电脑都没有主机。电脑屏幕旁有个机顶盒大小的黑盒子,这就是控制电脑系统的“虚拟主机”。


企业从拿到订单、成立项目组,到设计产品、发货配送,全部通过云平台实现。


智能时代催生着越来越多个性化需求的产生,基于此类需求趋势,先导智能积极顺应时势,加快智能工厂建设,与IBM公司合作,打造新物种,于是“先导云”应运而生。


有锂电池生产厂商想建一条智能化的生产线,通过添加物联网功能,从而实现全程监控生产流程的目标。


而这种个性化需求,对于“想得比别人早,做的比别人多”先导智能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通过在原先设备上增加一个小小的网络接口,就能够满足锂电池生产厂商的“个性化需求”。


“先导云”,可以协同办公管理系统、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等,实现全过程协同化管理、虚拟化生产、柔性化生产、全自动生产以及相关产品的服务化延伸,打造企业数据联动的“工业4.0”工厂。②


在“先导云”上,只需通过一个键盘、一个屏幕,设计师们便可多人在同一平台协同设计,一线工人每天通过刷卡“领任务”实现精准化生产。


为什么先导能够为众多企业打造“智能工厂”?强大的研发实力是它给出的答案。


在王燕清看来,产品是一家制造企业的核心,而技术研发则是生命线,丢弃研发的企业很快就会垮掉。


2016年,在全球各大光伏企业的生产车间里,许多人都见到了太阳能电池片串焊机每小时的节拍从"1200"飞跃到"3000"的转变,这是中国打出的创新节拍。③


自2010年中国出现第一台国产化的串焊机开始,由手工焊接到自动化焊接,单台设备由300万/台到100万/台,串焊机的节拍产能由1200提升至3000片/小时。④


中国逐渐突破被国外技术“卡脖子”的局面,实现光伏设备本土化的崭新篇章。这一切也许要归功于在先导智能的引领。


“没有好技术、好产品,一切都是空谈。”王燕清说,技术创新是先导从始至终必须坚守的圭臬。


除了掌舵者的精准的战略眼光,先导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引领”的道路。王燕清矢志创新、追求极致的个人理念渗透到每一位普通员工的血液,逐渐形成企业基因。


“突破国产设备长期被国外技术‘卡脖子’、带领中国智造走向世界”初心和执念,让王燕清从一开始就将目标对准国际一流竞争对手,并将创新作为企业长期打磨的一把利器。


200多名研发工程师,每年销售收入的6%用于研发,集中精力攻关锂电池设备、光伏制造设备等领域的核心技术……都是他对技术创新的执着与坚持。


将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将设备做到世界顶尖,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让国产设备“扬眉吐气”,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


这个心怀已久的愿景,王燕清做到了。


资料来源备注:

①:王琴,《IPO再添新军先导股份技术偏才王燕清的“船长梦”》,2015年5月16日。

②:吴永,《先导智能:打造“先导云”助力“工业4.0”》,经济参考报,2017年2月3日。

③:江苏广电新闻中心,《无锡先导:"专注极致"成就世界一流公司》,2016年7月18日。

④:张英英,《先导智能:电池片串焊机国产化与“工业4.0”接轨》,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6年6月14日。


相关阅读:先导智能模组/PACK产线智能化突破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