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中日韩新能源电池市场上演现实版三国杀

钜大LARGE  |  点击量:793次  |  2019年09月24日  

在大众集团财报发布会上,大众集团CEO穆勒宣布了一项高达500亿欧元的电池采购计划。在中国和欧洲这个最大的市场上,目前已经达成了200亿欧元的采购,其中入围的供应商只有两家——一家是中国的宁德时代,穆勒没有透露另一家公司名字,仅表示来自韩国。大众的采购计划,显示了在电池领域目前的市场格局。


除了中韩两国,同样在东亚的日本也是电池领域强大的存在,比如其国内的松下,因为配套特斯拉而早已闻名世界。中日韩三国的电池商们已经构成了全球最强阵容。


2017年全球动力电池企业销量中,在前十排名中,中国企业占七席,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日韩系仅剩松下、LG、三星,三家的出货量分别为10GWh、4.5GWh、2.8GWh。


锂离子电池产业从90年代初诞生以来,至今已有大约30年时间,一开始由日本垄断,到日韩争霸,如今中日韩三足鼎立,纵观当前锂电池产业格局,中日韩三强争霸的局面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持续。


宁德时代“异军突起”


目前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由亚洲5大公司长期盘踞。包括宁德时代、日本松下、韩国三星、韩国LG、深圳BYD。


宁德时代位于宁德市郊的一个不起眼的无名郊区。这座位于中国东南部的三线城市,本不太可能成为技术革命的前沿,但在这里诞生的这家企业却有望超过特斯拉、三星等老牌厂商。


在特斯拉高调地抢走报纸的版面的时候,中国的电池厂商却不引人注目地在电池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根据3月23日发布的《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内容显示,宁德时代以200亿美元的估值,位列第六,成为超级独角兽企业。


除了宁德时代之外,天津力神、比亚迪等也都紧随其后。在政府的积极支持政策下,中国的电池企业正开始在这个由日韩企业(如松下)主导了30年的行业里占据优势。


随着汽车制造商加大对电动汽车的投资,锂离子电池将成为未来至少10年内的关键技术。据高盛估计,到2025年,这一市场的规模将达到400亿美元,并由中国主导。


据高盛称,2013年,中国超过韩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设备锂电池供应商。


研究集团伯恩斯坦(Bernstein)的数据显示,尽管松下仍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商,但中国的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紧随其后。


基金经理Barings全球资源股票主管DuncanGoodwin表示:“日本人发明了这种技术,韩国人扩大了规模并投产,而中国最终会主导市场,因为这是市场最终的方向。”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wEnergyFinance)的数据,如果中国电池企业能实现目标,到2020年,它们将有能力生产121GW的电池。相比之下,特斯拉在2018年达到完全产能时,其目标为35GW。一单位的GWh将足以供应为4万辆电动汽车行驶100公里。


电池行业“大浪淘沙”


动力电池行业的两极分化已经形成技术壁垒,先来者具有成本优势与客户壁垒,也已形成了行业的主要护城河,因此,在动力电池领域,一些后来者已经宣布放弃。


比如,日前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德国博世宣布:将放弃自制动力电池单元,转而外购电池单元。未来,将通过自身的电池管理系统技术与系统集成能力,来提供完整的电池系统。


此前,博世每年投资约4亿欧元,试图在电动出行领域有所突破,其中大部分用于对电池技术的研发。去年12月,博世表示其正在考虑投资200亿欧元,使其电池产能在2030年达到200GWh,以对抗来自亚洲的竞争对手。而自去年起,包括日产、NEC在内的巨头,已经开始从锂电池业务中抽离。


近年来,抽离锂电池业务的消息并不少见,除了博世,去年8月,NEC公司决心退出锂离子电池业务,将生产电极的子公司NECEnergyDe-vice,出售给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金沙江资本(GSRCapital)。这家子公司主要为日产纯电动汽车“聆风(LEAF)”的车载电池生产电极,年销售额约150亿日元。


关于博世退出锂电池业务,博世表示,目前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由亚洲5大公司长期盘踞。包括宁德时代、日本松下、韩国三星、韩国LG、深圳BYD。这几家已经气候大成,博世若此时投产电池单元,将会冒很大的市场风险。


本文摘自:长江商报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