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博客
宣传内容
同样,NMR技术在研究溶剂分子的状态上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Yeager等[]083研究了高氯酸锂等电解质存在下的PC的、H—NMR,根据氢谱随盐浓度的变化关系,除得到了Li+在PC中的溶剂化数外,还发现Br-、I—对PC的’H—NMR谱带影响较为明显,而C104—则影响不大。显然这与ClO;—体积较大、电荷密度小的特性有关。Cazzanelli等[109,110]则运用’山和’。C-NMR对LiCl04/PC+EC进行了研究,认为锂离子与溶剂分子的三个氧原子都有着相互作用。在低浓度时,Li+与四个PC分子相互作用,高浓度时与两个PC相互作用,形成特殊的溶剂化结构。
以上这些研究均表明,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Li+与溶剂分子之间具有强烈的6呵第2章有机液体电解质的理化性质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必然对电解液的性能产生影响。例如,由于锂离子的半径较小,锂离子结合周围的溶剂分子形成溶剂化层,溶剂化层的大小和溶剂分子数目的多少对锂离子的迁移特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此外,Li十的溶剂化结构对于山十在电极表面的还原过程也将产生影响。
上一篇: 振动光谱技术在认识电解液结构方面的应用
2021-07-06
2018-05-27
2020-11-30
2019-01-16
2018-10-30
2020-04-06
2021-07-06
2018-05-27
2020-11-30
2019-01-16
2018-10-30
20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