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氢燃料电池车似乎是那只正往风口上站的猪!

钜大LARGE  |  点击量:755次  |  2019年04月30日  

随着电动车淘汰赛的开始以及最近一段时间氢燃料电池车的热炒,越来越多人开始鼓吹纯电动车已经到生命的末日,而氢能才是真正的新能源,你也这么认为吗?

曾经有一句话:站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也对,飞是能飞起来,关键是能不能软着陆?

而纯电动汽车似乎就是那头正在往下掉的猪,而氢燃料电池车则似乎是那只正往风口上站的猪!

随着丰田mirai氢燃料电池车的量产,以及最近上海车展期间氢能源车的展出,再加上最近多少电动车爆燃的发生,很多人都开始怀疑纯电动车是一个行业骗局,而氢动力才是未来新能源车的发展方向。其实所有的事都不能过早的下结论,就如同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时候,一大批怀着雄心壮志、富有抱负的有着互联网基因的有志之士投身了纯电动汽车产业,当时中国的互联网上关于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形容的一片大好,弯道超车的机会来了,回想那还是2014年的事儿。

五年过去了,随着国家补贴政策的退坡,随着车企大佬在公开场合不再大谈互联网思维,开始讲尊重传统、敬畏传统,说话语气也变的柔和,把“颠覆”变成“存活”的时候,给人感觉已经没有底气的感觉,正是这样让那些当初叫好的人似乎又找到了新的媒体爆点,于是开始鼓吹电动车要完蛋了,方向错了,氢能源才是正确的方向。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他们,因为造车这事不那么简单。从汽车品质上讲,不管是什么样的人造车,螺丝都必须是一颗一颗打上去的,绝对不是弄几个屏幕,弄一个语音交互就是新能源车了。说到底是汽车就要保证能开、好开、稳定,而新生企业最大的问题是技术体系独立分散,管理拼凑,制造技术薄弱,人才培养不足。最终一方面导致车型孵化慢,另一方面导致市场故障多发,由此引发很多人的担忧。从创新角度来讲,新能源车主要是指的驱动动力方式,而目前纯电动车在成本、续航里程、充电便利性等方面不能短期内实现大的突破。作为氢能源来说,续航里程长,加氢便利,不受高低温影响等优点突出,而这些都是纯电动车的“痛点”,解决了痛点自然就更容易被接受,再加上电动车五年的发展和资金窗口期都过去了还没有取代传统燃油车的可能,所以会认为氢能源是未来新能源车的发展方向。

但氢燃料电池真的就这么好吗?

在十年以前,那时候我还在读大学。当时国家就已经提出了氢能源的发展战略,很多的高校因此获得了丰厚的项目资金用于氢能源研究。而当时最热的就是固体储氢技术,理由就是氢气的密度小采用液体储氢的话储氢量小且存在安全隐患。而我的一位导师曾经就主要专注于储氢技术的研究,从微孔材料到介孔材料,再到催化剂,十年过去了,我们依然没有看到任何一丁点的关于固体储氢技术的应用,而储氢技术最终还是让丰田用两个储氢罐给解决了。我这么说并不是说高校的研究没有用,而是说任何一项技术的应用都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检验。氢能源虽然能够解决电动汽车的大部分痛点,但在制氢成本、加氢安全性、氢动力成本等方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未来一段时间内,氢动力用于公共交通的可能性远远大于私家车,而电能依然是私家车的主要动力来源!

电能作为汽车驱动能源有着天然的优势。在电能制备方面,我国长期以来提倡通过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实现,这也是我们国家这些年大力建设特种的一部分原因。在电机方面,我国有着丰富的稀土资源,对稀土性能的研究和电机的开发也比较早,受制于人的可能性不大。在电池方面,虽然目前能量密度比较低,但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配套设施方面,国家前几年在几个重点城市建设了一批加电站,但是由于纯电动汽车的普及率不高,逐渐荒废掉了。在这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先建设,后规划的问题。

在我看来,纯电动汽车在未来的5到10年会有大的突破。但是无奈的是,汽车制造是一个资金需求量非常大的产业,而很多的新加入的搅局者,他们一没有资金,二没有技术,三没有管理,所以很难短期内拿出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这无疑会让很多人失望。但我觉得一个男人还要三十而立呢,为什么五年甚至两年就要给一个产业下定论呢?未免有点爱之深,责之切吧。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