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正极材料遭遇“冰冷”现实

钜大LARGE  |  点击量:930次  |  2018年12月26日  

国内正极材料市场号称百亿规模,并且还在扩大,却呈现出“增量不增值”的怪圈。

近几年,在当升、巴莫、瑞翔等老牌正极材料企业的带动下,正极材料技术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诱人的市场前景魔力般吸引了众多非锂电行业公司转型进入正极材料市场,使得近200家企业混杂其中,如同茶壶里煮饺子,乱成一团。

显然,正极材料市场已经陷入一片红海中,使火热竞争的市场不得不面对盈利大幅下滑的“冰冷”现实。

据调查统计,2013年中国正极材料市场规模达73.6亿元,同比增长11.85%,但与上年同期相比,价格下降幅度较大。

“由于产能过剩严重,企业为了苟且活着,疯狂地进行价格战,国内正极材料价格还处于下滑的趋势,产品售价已低于成本”。天津巴莫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孟涛表示,国内不少正极材料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重视,以抄袭来降低研发成本,从而以较低的价格卖出抢夺市场份额,导致了行业的恶性循环。

陷入思维怪圈

行业陷入非良性循环的境地,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和经营企业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有关。

“锂电材料大部分企业还在用传统制造业的思维来经营高科技产业,忽略技术的积累和生产过程的优化,一味地用价格、放账打市场。北京当升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刘亚飞认为,国内材料企业的眼光不够长远,只是盯住下游的电芯企业,而忽视对终端应用市场的关注,导致很多材料厂商找不到很合适自己生存的细分市场。扎堆在同一片红海的结局是,大家都产能过剩,只能用价格、账期来作为与电芯企业谈判的条件。

一个行业非以品质赢天下,而以价格和放账拼市场时,企业的日子过得必定很艰辛。在锂电正极材料市场,因磷酸铁锂材料的产能过剩最严重,产能利用率仅在10%以下,价格无序竞争也更明显。

钴酸锂相对于其他几种材料来说市场份额较大,但其毛利率也不超过15%。

“每个月几百吨的出货量看似生意很好,利润却真的非常微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正极材料厂领导打趣称,国内的正极材料企业是“伪富豪”。很多有着国内一线材料企业的名号,却没有一线企业应有的利润。

从正极材料上市公司当升科技(300073.SZ)4月份发布的一季度业绩预告中了解到,在报告期内,公司亏损190-22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61.01万元。公司表示,锂电正极材料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滑,导致报告期内销售额和利润同比下降。

要保持利润率,通过扩产是企业自救的一种方法。

据了解,国内天津巴莫、北大先行等有实力的企业都正在通过扩产来增加企业竞争力。而另外一些企业则选择并购的方式,例如近期江苏凯力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收购亏损严重的清美通达锂能科技有限公司59%的股权。

不过,在刘亚飞看来,通过扩产来达到提高利润率的作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扩产后资产折旧就摊上成本了,如果要释放产能,就必须有价格优势,产品利润率始终是比较薄的。”刘亚飞补充道,扩产项目往往因不能快速产生效益而影响企业的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此外,经营规模的扩大,也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运营资金。

以目前正极材料市场的现状来看,成本优势是国内大部分材料企业的唯一竞争力,即使肩负着振兴国产锂电材料的国内第一梯队正极材料企业实际上却并未能在国际上占据供应链的中高端。

虽然国内的天津巴莫、北大先行、当升科技等公司进入了日韩几家巨头客户的供应链。但也是通过低于其本国产品价格的优势取得订单的。以钴酸锂材料为例,国内市场供货给三星SDI的价格为17-18万元左右,而韩国本土的价格为22万元左右。实际上,中国的正极材料市场已经沦为韩国电池企业的“东大门”(韩国廉价批发市场)。

而另一方面,国外企业看到中国原材料、人力成本的低廉,纷纷布局中国市场,国内材料企业面临成本优势消失的危险。

韩国SK在重庆建设了锂电池新材料基地,优美科在江门也成立了生产高性能锂电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合资企业。而化工巨头巴斯夫通过购买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三元系正极材料相关专利,开始将领域延伸至正极材料领域。这些都将对国内正极材料市场造成冲击。

或者,提升技术以此开拓中高端市场才是材料企业反围剿的唯一出路。

正视差距存在

值得肯定的是,国内部分主流正极厂商进入了国际一线客户供应链,促进了国内企业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国内材料企业在整体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方面的差距也不可否认。

日亚化学、优美科是全自动化的工厂,因此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很好。”吴孟涛坦言,国内由于对人工的依赖程度比较大,而人的状态是发挥不稳定的。这使产品的品质波动就很大。

国内产品质量不稳定除了与设备自动化程度有关外,在设备的使用上也存在偏差。

“材料厂商通常只注意生产工艺,忽视了设备的技术工艺参数特性。另外,在设备间的接口处,也没有有效的工艺衔接。”深圳市博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浩博认为国内材料厂商对设备的应用还缺乏透彻的理解。

据深圳市鑫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刘学韬透露,将同时采购的国内外两家材料进行了非常系统的实验。结果显示,国内磷酸铁锂材料在平均粒径、实际比容量、循环寿命、倍率放电、安全性等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异。而钴酸锂在性能、磁性异物等潜在指标上也与国外存在差别。

他指出,在挑选国内材料供应商时发现,在原材料的采购标准、检验标准上往往没有像国外企业那样严格把关。

国内很多材料厂通常在技术研究开发的前期阶段,选用的原材料等级为分析纯,而批量生产时没有进行试验就将原材料改为化学纯或工业纯。导致产品的物理性、电性能与前期试验结果差距大。有的企业甚至在批产阶段,擅自更改原材料供应商,而没有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从而给电池厂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除了上述设备操作、原材料把控等因素带来的质量问题外,国内材料厂整体技术水平也还“火候不到”。

“我们拿到的不同批次的材料产品质量都不同,材料的稳定性差也会传导到电芯的一致性。”刘学韬讲国内大部分正极材料的技术成果来源于外部的科研机构,而材料厂进行技术转化时未必将关键生产技术和工艺技术全部吃透,难免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的状况。

从产业现状来看,国内材料设备领域普遍成立于三四年时间,基础性学科研究缺失,加上缺乏在细分领域内长期的积累。而且,很多中小材料企业是一两个人出来成立公司,并不是一个技术团队。拉低了整个国内锂电材料产业的技术水平。

目前锂电正极材料日韩已经做到了4.4V,国内主流仍然是以4.2V为主。

据刘亚飞与一位日本教授交流得知,日立、松下这些日资企业早在2001年就开始研发高电压了。

目前已经储备了4.6V的技术,只是在做一些局部的改进、与其他材料的匹配的研发。

因此,国内企业要抓住向4.35V、4.4V更新换代的契机,加快产品更新换代,从而保持在产品上的与国外同步的地位。产品向高端升级、新产品比重不断提升,未来产品毛利率才能有所改善。

从目前来看,国内还是有不少企业在专心研发,这些企业才是决定整个材料方向的龙头。不过,材料领域的专利“软肋”,却是国内始终绕不过去的一道槛。

专利风险预警

有人用“中国消失的一块拼图“来形容对中国目前专利现状的担忧。这在锂电行业同样存在专利风险。

一般来说,整个锂电产业链上的专利分布在材料、电芯生产、Pack、BMS这三个领域,就专利的含金量而言,电极材料专利最重要,其次是关于电芯生产方面的,Pack、BMS基本上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这主要是因为相对材料而言,在电芯生产方面很难进行专利保护。

“打个比方来说,SONY要告某国内车厂侵权使用了它的生产工艺,是没有办法取证的,所以大家都不申请工艺方面的专利而相互保密,因为生产工艺没法用知识产权保护。但材料就不一样了,苹果是在富士康生产的,但是货到美国,首先他会解剖电池,电池的材料,这个东西规避不了”。刘亚飞向《高工锂电》阐述了材料专利的重要性。

目前市场化的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酸锂以及磷酸铁锂几种正极材料中,磷酸铁锂材料的专利相对较多。

不仅国内不少公司、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交了大量有关磷酸铁锂材料的专利申请,而拥有大量磷酸铁锂基础专利的国外公司更是在中国、乃至全球都进行了周密的专利部署。虽然磷酸铁锂专利以国家知识产权局判决其无效告终,但故事显然没有就此了解,出口仍然会有问题。尤其是美、日、韩等国家。

磷酸铁锂电池材料领域,美国掌控了关键专利技术。美国德州大学曾与日本NTT为磷酸铁锂电池材料专利问题进行过诉讼,结果NTT被迫将所拥有的磷酸铁锂电池材料专利授权给德州大学,并向对方支付了3000万美元的和解金。之后,台湾很多电池企业都通过购买磷酸铁锂电池专利授权来避免此类纷争。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企业也不能把自己当做一个“看客”,这个问题迟早也会降临到国内企业头上。

至于行业都普遍关注的LCO专利,主要集中在高电压上。

“高端LCO在国际上火爆,并不代表它在中国一定能就吃得开。”某国外正极材料中国区高层表示,Ti、Mg掺杂LCO专利由FMC申请,2005年天津巴莫公司和FMC签订了独家、排他性使用协议,国内其他厂家既没有与任何公司购买专利授权也没有任何相关专利发表,可以说基本上断绝了出口的可能。

三元材料作为市场的热点,瑞祥公司已获3M公司授权,国内其它公司现阶段使用的Ni、Mn等摩尔的三元材料基本上都是在侵权,源于三元最原始的专利在3M手里,但是Umicore、Nichia、Toda、BASF都申请了不少专利。不过,国内的三元材料因出口量很小,目前问题暂时不大,但以后很难说。同样,基本没有对外出口的锰酸锂产品,虽然其成分专利早已过期,现在问题不大。但铝掺杂专利如果没有过期,那么也在制约着未来的出口权。

综上所述,材料专利问题,对国内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威胁,是中国锂电池企业待除的“心病”。国内锂电材料一定要引起注意了。

“持续投入研发、才有资格谈专利布局”。北大先行副总经理杨新河表示,没有研发,就没有专利。这是专利问题的应对之道。同时,及早准备,回避设计、积累相关诉讼与谈判之经验就显的非常必要了。

既然专利部署对象是国际企业,国内企业就应该积极建立专利布局策略:了解国际游戏规则,寻找具有威胁性和有价值的专利主动出击;或并购公司、或取得授权、或购买专利等方式。

“国内正极材料联盟企业已经抱团开始设计一些专利、无效国外专利的一些措施。”刘亚飞认为只要是专利都一定有漏洞。不过他直言,国内对专利的意识还没有上升到国外重视的高度,资金受限就是一个最致命的制约。天津巴莫花费巨大财力在美国阿贡实验室的专利外围申请了6个专利,但巴斯夫可以花费巨资购买美国阿贡实验室的专利,国内哪家企业买得起呢?

也许,国家层面支持一个输出技术专利的实验室,是一个“看上去很美”的事情。毕竟,有了专利,材料企业才能底气满满的潇洒“行天下”。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