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执着"钠"十年 钠离子电池迎来"破晓"

钜大LARGE  |  点击量:290次  |  2023年01月09日  

假如失败了呢?


成和不成,这辈子只干这一件事。


当众多人聚焦锂电池的时候,他把目光转向了冷门的钠离子电池,这一眼就是10年,也是这一眼打开了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大门。此时的胡勇胜,不仅是我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还是中科海钠的创始人。


不久前,中科海钠生产的全球首款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钠离子电池实现量产,目前电芯产量可达30万只/月。


全球首辆钠离子电池低速电动汽车亮相中科院物理所九十周年所庆胡勇胜供图


从一枝独秀到珠联璧合


历经200余年的电池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迎来大浪淘沙。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众多二次电池中,锂电池率先抓住机遇强劲发展。


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电化学规模储能示范项目中,锂电池的占比高达80%。


然而锂电池却面对无法回避的天花板。在二次电池中,锂电池的性能虽是最好,但锂资源的储量有限,且70%分布在南美洲,而目前我国80%锂资源依赖进口。锂电池难以兼顾电动汽车和电网储能两大产业。胡勇胜告诉《我国科学报》。


一枝独秀的锂电池已无法全面改变传统能源结构,百花齐放的二次电池中,替代或补充锂电池的储能技术成为国际新能源技术的竞争热点。


不仅如此,曾经的主力队员铅酸电池因其不可防止的环境污染及无法满足新国标标准面对退役问题,2019年四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的整车质量(含电池)不高于55kg,但目前市场上铅酸电池电动自行车重量普遍超70kg。


目前碳酸锂大概4万元/吨,假如用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电动自行车的成本将大幅上涨。而碳酸钠平均仅有2千元/吨,用钠离子电池替代铅酸电池的优势显而易见。胡勇胜告诉记者。


在胡勇胜看来,钠离子电池具备低成本、长寿命和高安全性能等优势,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锂电池的补充,缓解锂资源短缺的问题,还能逐步替代环境污染严重的铅酸电池,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钠离子电池巨大的储能市场还包括光伏、风能等新能源接入储存系统。据了解,2018年我国弃光、弃风、弃水电量共计1022亿度电。胡勇胜指出:储能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钠离子电池因其成本及资源优势将在大规模储能市场中大有作为。


此外,钠离子电池凭借其诸多优势还有望在低速电动汽车、电动船、数据中心、通讯基站、家庭/工业储能领域快速发展。胡勇胜表示。


钠离子电池电动自行车在中科院物理所开展内部测试胡勇胜供图

中科院物理所和中科海钠设计制造的全球首辆钠离子电池低速电动汽车胡勇胜供图


要做用户最要的


近年来,国际领域纷纷加码钠离子电池研发。2020年,美国能源部明确将钠离子电池作为储能电池的发展体系;欧盟储能计划电池2030项目将钠离子电池列在非锂电池体系的首位。


实际上,在胡勇胜团队开展钠离子电池研究时,虽然钠离子电池不是热门领域,但已有其他团队在研究,但胡勇胜给自己定了做科研就要做用得上的研究,做用户最要的钠离子电池的目标。


我们要做老百姓能买得起的低成本、高安全的电池。为此,降低电池正负极材料成本成为胡勇胜团队首先思考的重要课题。实际上,目前锂电池常用的活性元素是Ni和Co,但成本较高,能否找到又有活性成本又低的元素替代呢?通过不断的研究,胡勇胜团队惊喜地发现Cu在钠离子电池中不但具有活性,而且成本只有Co的1/4和Ni的1/2,正是替代Ni和Co的完美元素,经过多年的探索,胡勇胜团队最终成功研制出Cu基钠离子层状氧化物正级材料。


挑战接踵而至,能否降低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成本呢?当时,石墨作为成熟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却几乎不具备储钠能力;无定形硬碳是众多研究的焦点,但价格较高。通过对碳源前驱体进行调研,我们发现无烟煤的成本平均1800元/吨,假如用无烟煤制备无定形碳负极材料将有利于大幅降低电池成本。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立即开始实验,最终研制出了无烟煤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胡勇胜回忆道。


在团队成员、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员陆雅翔看来,成功降低钠离子电池成本的关键在于敢于另辟蹊径、大胆创新。在当时,国内外对钠离子电池的研究重要集中于借鉴锂电池的研发思路,所以迟迟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我们没有跟随大家的脚步,而是另辟蹊径,大胆尝试,挑战别人忽视的、认为不可能的道路。


在攻克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成本问题后,胡勇胜团队继续深入挖掘钠离子电池的其他优势,发现钠离子电池不仅拥有更好的安全性,在遇到零下40度的低温时,钠离子电池汽车还能释放80%的电量,比锂电池汽车更加耐寒。此外,钠离子电池汽车充电速度更快,仅需20分钟,接下来将挑战10分钟的充电速度。胡勇胜告诉记者。


关于电池制备而言,建立完整的生产线不仅重要而且投资巨大,值得一提的是,钠离子电池可以直接使用锂电池的生产线,无需重建。不久前,我们使用锂电池生产线生产了8万支钠离子电池。正因为可以直接使用锂电池的生产线,钠离子电池市场化的速度将更快,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也无比感激。胡勇胜表示。


目前,胡勇胜团队在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关键材料体系和电芯制造、装配工艺等工程技术上都已具备完全自主研发能力,产品核心专利已获得我国、美国、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授权。


中科院物理所和中科海钠设计制造的全球首座百千瓦时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胡勇胜供图


眼前有产业脚下有科研


实际上,胡勇胜和物理所的缘分已有20年。2001年,胡勇胜便来到物理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陈立泉院士,也正是这一份师生谊改变了胡勇胜未来的职业生涯。


博士毕业后,胡勇胜先后到德国和美国进修,就在完成学业之时,陈立泉联系胡勇胜,希望他能回到物理所工作。


我毫不犹豫地就回来了,因为我的导师和团队凝聚力。陈老师始终心系国家能源安全,从长远出发推动电动我国梦想的实现,不畏困难,敢于挑战,这种家国情怀和科研精神令我敬佩。此外,陈老师满心栽培学生,他带领下的团队有激情、有梦想、有情怀,我非常喜欢团队的科研氛围。胡勇胜回忆道。


在当时,团队成员都为自己设定了研究方向和目标,做用户最要的钠离子电池,这辈子只做这一件事正是胡勇胜为自己定的目标。


当时国内的科研条件随着国家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改善,此外,中科院也供应了很好的科研平台和转化平台,作为科研人员,假如我们还不能做出点成绩,就真的太对不起国家,对不起老师了。胡勇胜坦言,实际上,我也想过可能失败,但假如大家都在观望一个领域时,它可能是机遇,假如大家都已经开始做了,可能它就不再是机会了。


树立目标容易,将目标变成现实并非易事。付诸实践的头几年,是胡勇胜最困难也最难忘的时光。由于国际上有关钠离子电池的研发并没有实质性进展,很多要从零开始。那些年,我们每天都在挖空心思地研究钠离子电池技术,早晨捧着希望来,晚上带着失望归是常态,那是研发最困苦的时期,也是我最安静思考且难忘的时光,这为钠离子电池成功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胡勇胜回忆时感慨道。


在胡勇胜看来,产业化和做科研完全不同,基础研究强调前沿性,而产业化要做以用户为导向和市场要的产品,不能为了新而新。此外,实验室研究阶段很多问题是看不见的,而当进入工程化阶段后,要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是很有挑战的事情。


酒香也怕巷子深,寻找投资人和合作者,为科研成果注入转化资本,是每个科研成果转化征程中的必经且不易之路。产业化初期,出差作报告、谈合作、找厂商是胡勇胜的常态,为此他幽默地说道:那些年,我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


在陆雅翔看来,不管再忙,胡勇胜都会挤时间思考电池的技术研究,跟团队探讨灵感和难点,胡老师总有用不完的精力,即使再忙他都会利用零碎的时间阅读最新文献,关注科研最新动态,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种勤奋和科研热情也激励着团队。


随着钠离子电池产品的优越性能和低廉成本逐渐被国内外所认可,胡勇胜也从最初的主动找合作,转变为越来越的合作找上门,产业化的羊肠小道逐渐走成了康庄大道。


十年磨一剑,今年,是胡勇胜团队深耕钠离子电池的第10年,也是中科海钠市场化的破晓之刻,他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期待钠离子电池走进寻常百姓家,期待钠离子电池成为守护国家能源安全的主力军,但科研是产业化的基础,在带领团队产业化的同时,还必须潜心科研,为钠离子电池实现充电更快、能量密度更大、安全性更高、成本更低的未来夯实基础。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胡勇胜感慨道。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