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动力锂电池行业“陪标”乱象

钜大LARGE  |  点击量:456次  |  2021年11月11日  

为了压低材料、设备价格,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不择手段”,由此滋生“陪标”乱象。


“每次招投标,我们很多情况下只是去陪标,那些新上的小厂家质量没保证,他们拿这些小厂家的价格压你,但最终还是想用你的。”


“要投标了就打电话给我,让我去竞标。我问有没有机会,他说当然有啊,但是基本上标投完,电话就再也打不通了。”


“我觉得奇怪,他们很满意我们的方法怎么就定不下来。然后我派人去了解,才了解人家培植了一家设备供应商,根本就不打算用我的方法,只是想拿我的方法让别人去做。”


这些锂电材料、设备公司的吐槽,折射出在目前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陪标乱象。


经调查发现,动力锂离子电池拉供应商陪标的重要目的在于“压价”,所以陪标主体多集中在产品质量好但报价高的锂电材料和设备公司。比较特殊的是,已经出现有电池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借由招标窃取高端品牌供应商方法的案例。


以下是三种比较典型的陪标:


一是沦为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降价手段的陪衬。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为了让供应商降价,叫来一批大大小小的供应商,水平参差不齐。这是目前比较普遍的情况,也是供应商们最无奈的一种。


有供应商反应,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这么做,纯粹出于压价目的。不少新进公司为了让自己有一线生机,自然在报价上处处让利。但事实上,很多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最终还是想购买一线品牌的产品。被投标者一搅和,结果往往是一线供应商妥协,降价让利,自己消化成本压力。最为明显的当属隔膜公司。


二是比较惨的属于纯粹被叫去陪标走过场的公司。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很了解各家供应商的价格水平,明明了解你产品贵,却故意叫你去投标,只是为了显示自己购买的材料或设备虽然不是最贵的,但一定性价比最高。


用供应商的话说“去掉一个最高和最低的报价,选择中间的设备,这对客户来说也算是一件有面子的事。”


一位设备公司高层无奈地表示:“目前我们这个行业很多标准都不统一,电池公司在选择的时候也倾向低价的设备,但我的成本和方法跟他们完全不同,报价自然高出很多。如今,我也看淡了,很多客户叫我去投标,一看没希望的,我都直接拒绝了。”


三是最惨的一种,多发生在设备招标。当客户完全没有意愿购买你的设备,但又看重这家供应商服务一线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的资历,想在设备上对标一线电池公司,对方只好使出“狸猫换太子”的招数,偷方法给自己的“亲信”供应商。


国内一家遇上这种“操作”的设备老板表示:“自从了解这家电池公司在暗地扶持自己的供应商后,我就决定再也不跟他们合作了。我给销售下了死命令,以后这家电池公司的投标直接拒绝,绝对不能泄露方法。”


陪标乱象滋生,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锂电材料、设备市场被不少新进公司低价策略扰乱,价格出现大溃退,隔膜、铜箔首当其冲,大受波及。


以隔膜为例,一条湿法产线的成本相当于三条干法产线的设备投入。假如再加上国内外设备的成本差,隔膜公司假如不维持高毛利,就很难平衡自己的经济账。


国内一家隔膜公司高管算了一笔经济账:一条进口湿法生产线大概投资1.5亿元,产出量是3000万平米(比较理想的状态),前两年卖5-6元/㎡,投入和产出是1:1,由于保持着50%-60%的高毛利率,投资回报率比较高。可是现在降到2元多/㎡,投资1.5亿,产值才6000多万。


他表示:“不管怎么赚,这个东西也是亏的。特别是新上的厂家,价格降到这么低,一投产就得赔钱。”


当然,供应商“陪标”的现象并不是现在才存在,但随着补贴逐步退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洗牌,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集中度提高,供应商的话语权愈来愈弱。这种陪标现象也愈演愈烈,甚至出现偷方法的恶性事件。


有关有实力的电池公司,即使对方压价,但在目前电池公司出货量高度集中的前提下,供应商也不能放弃这样的合作客户,只好打落牙齿自己吞。


有关“潜力股”,供应商们也只能多刷刷自己的人品,注意识别,警惕偷方法事件的发生。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陪标乱象引发的价格厮杀,让供应商们不得不踏入这样的漩涡,因为现在的情势逼迫不得不这么做。整个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上的公司要死一波,假如不死一波,这个行业健康不了,任何一个健康的行业都得死过一轮到两轮以后才会好转。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