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原材料价格飙升 动力锂电池公司承压

钜大LARGE  |  点击量:681次  |  2021年05月19日  

我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十二月,我国动力锂离子电池销量共12.2GWh,同比上升56.9%。其中,三元电池销售6.5GWh,同比上升9.3%,占动力锂离子电池总销量的53.2%;磷酸铁锂离子电池销售5.6GWh,同比上升244.2%,占动力锂离子电池总销量的45.8%。


同时,近期宁德时代、鹏辉能源等多家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均订单暴涨。受此影响,包括锂盐、电解钴、铜箔等动力锂离子电池原材料的价格持续上涨。据SMM调研,自2020年十一月以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上涨,截至一月十九日,其均价为6.45元/吨,较十一月二日强劲上涨55.42%。据招商证券产业调研,由于下游公司春节基本不停工,新签六氟磷酸锂价格都已超过13万-13.5万元/吨。假如春节后六氟磷酸锂公司检修,价格将提前半年超过15万元/吨。


旺盛需求推高原材料价格


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告诉记者:“第一季度通常是行业淡季,而今年却出现了淡季不淡的局面,原因是受到了新能源汽车销量强势上行的影响。另外,行业内对今年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有巨大升值空间的预期,也拉升了上游原材料价格。”


我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下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实现正上升,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上升7.5%和10.9%。预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或达到180万辆,有望同比上升40%。


我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刘彦龙表示,除我国以外,欧洲等地的动力锂离子电池需求也在快速上升,随着欧洲绿色协议及相关碳排放政策的执行,车企都新增了新能源汽车的投放量,预计未来几年,市场将快速上升。“需求新增、供应紧张导致短时间内价格上涨,但随着更多产量投放市场,原材料价格会是一个波动的趋势。”刘彦龙认为。


“此轮动力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不会持续过久。”吴辉预计,第一季度或上半年就会缓解。“目前原材料价格上涨势头明显,供给端会加速释放产量,最终实现供需平衡,所以涨价时间不会持续很长。”他进一步解释,假如是金属等矿产资源储备有限,价格上涨会持续时间较长,但假如是受电解液原料六氟磷酸锂等的产量限制,则供需紧张的局面会很快反转。


记者了解到,近期多家上游正极材料公司正加紧排产并扩大产量。据SMM数据,2020年有10家上游正极材料公司相继扩产,预计将扩充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共计58.5万吨。同时,2020年宁德时代、LG化学、SKI、比亚迪、亿纬锂能、中航锂电、孚能科技、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等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都掀起了产量扩增的大潮。其中,LG化学计划到2023年将产量增至260GWh,宁德时代则将超过300GWh。


成本压力难转嫁


巨大的市场需求导致动力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那么,此次原材料价格的上行会否带动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呢?


“电池公司对车企的议价能力较弱,不太可能带动新能源汽车价格上涨。”吴辉表示,“从历年情况看,虽然原材料价格上涨,但电池的价格基本都保持下降趋势,所以不管原材料价格怎么样波动,都要电池公司自己消化上涨成本,让车企涨价太难了。”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锂离子电池成本占整车成本的40%,尽管众多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通过各种方式摸索降本方法,但原材料的涨价仍带来了不少困难。


“正极材料包括锂、电解液的六氟磷酸锂都在涨价,而车企一般又比较强势,很难转嫁上涨成本,电池公司只能通过内部消耗牺牲掉一部分利润。”吴辉坦言。


但在刘彦龙看来,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短时间内确实会有一定压力,但影响只是暂时的,长期看总产量足够满足需求。


此外,有关锂电铜箔价格上涨,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其成本在动力锂离子电池固定成本中占比较低,仅约为5%-8%,其价格上行有关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压力不大。


对此,刘彦龙表示认同。“有关成本占比小的材料,其价格上涨有关电池公司压力不大,但钴、镍等价格涨幅过大肯定会有较大影响”。他进一步表示,钴属于稀缺金属,而镍的储量较为丰富,价格波动可能会使市场选择不同材料体系。


垂直整合有望减小风险


面对上游材料业价格上涨和难以向下游新能源车企转嫁压力的双重夹击,在降成本的大趋势下,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该如何平衡好这个关系呢?


“金属行业有金融属性,要研究上游金属的价格走势,很多电池公司以投资的方式进入上游材料厂,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证原料供应和价格稳定。”吴辉建议,电池公司可以多研究上游市场,通过与原料厂资本层面或战略层面合作形成稳定的供应关系,以建立长期订单,降低短时间波动,进一步控制成本。同时,还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以规模降成本。


刘彦龙表示,当前动力锂离子电池行业洗牌加剧,会进一步压缩小型电池公司的生存空间。公司要找好自身定位,通过内部精细化管理来降低成本,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要做垂直整合,与一些原料公司达成紧密合作关系,通过股权投资参股上游材料公司,降低原料波动价格带来的风险。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