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比宁之争”会改变我国动力锂电池竞争格局吗?

钜大LARGE  |  点击量:887次  |  2020年06月15日  

在车界两会代表忙于为如何做大做强我国汽车产业建言献策的当下,一则不和谐的汽车圈新闻格外引人关注,那就是被网友戏称为是一根钢针引发的血案国内动力锂电池两巨头悄然打响的一场口水战。


围绕谁家电池更安全的议题,当下国内动力锂电池两巨头宁德时代(CATL)和比亚迪(BYD)之间引爆了一场口水战,从此前通过针刺试验暗中互怼,到如今高层隔空开怼,再到公司各自官微行动起来互飚声明。


原本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如今俨然已经成为互相指责的仇家,这就是过去几个月里发生在CATL和BYD身上的真实案例。有业内人士据此调侃称,不排除两家公司借机会互相炒作,但这样的猜测显然错把汽车圈误认为娱乐圈。


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公开骂战还是借机炒作,这样的行为都不应该发生,因为在全球汽车产业加快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的当下,在全球汽车产业链重构分工和竞争格局的当下,我国公司面对的机遇远远大于挑战。


只有百年汽车产业发生史无前例的嬗变,起步更晚但市场更大且政策助力更加有成效的我国市场,及其参与者才更加有机会,找准市场机会在跨国巨头们尾大难掉或犹豫不决或踯躅不前时做强做大,以此真正改写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BYD还是CATL,都应该躬身入局找准机会,尽快成就自己做大做强我国汽车工业,而不是互相伤害试图拉拽对手一把。尽管商业竞争是极其残酷的,但强大的对手最适合的战场不应该是线上的舆论战而是线下的阵地战。


和谐的理想很美好,尴尬的现实很扎心。


比如当下BYD与CATL这场骂战,起因就源自几个月前BYD率先通过一场公开的针刺试验,让主打三元电池技术的CATL面对技术是否足够安全的质疑,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几乎所有采购三元电池的新能源整车公司,面对类似的舆论窘境。


明面上看,在那场公开的针刺试验中,不发生起火冒烟和爆燃的比亚迪磷酸铁锂离子电池,赢得了舆论上的满堂彩,但事实上,比亚迪此举关于改写现有动力锂电池产业竞争格局,究竟是否会出现实质性影响?答案是仍然有待观察。


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因为早期的战略误判以及自身采取的封闭供应策略,BYD已经错过了成为国内动力锂电池领域第一领头羊的黄金窗口期,而在研发上持续投入且积极与跨国车企开展合作的CATL,则成为动力锂电池新赛道的弯道超车者。


相关于独立的第三方电池供应商CATL而言,假如不考虑动力锂电池本身的竞争优势,BYD既作为动力锂电池供应商同时也自己下场造整车的双重身份,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动力锂电池业务的扩张。而这次针刺试验及其引发的舆论纷争,短时间看比亚迪好像赢了,但中长期看却未必。


在我国的几乎所有的新能源整车公司当中,除了比亚迪自身生产的纯电动大巴,用的是自产自销的磷酸铁锂,其他几乎所有的整车公司生产的纯电动乘用车,都采购的是三元锂电,而宁德时代占据其中最大的份额。


就连比亚迪自身生产的王朝系列DM插电混动和EV纯电动汽车,事实上也是用的自己生产的三元锂电。而在搭载磷酸铁锂刀片电池进入市场之前(比亚迪汉EV),比亚迪公开针刺试验,将三元锂电技术路线打入是否真的安全(足够安全)的舆论漩涡,难免有为自己切换动力锂电池路线刻意造势之嫌。


在此,笔者有必要厘清一下的是: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纯电动汽车,都不可能做到绝对安全,在极少数情况下,尤其是技术条件和行业标准不可能一夜之间做到最佳的发展中阶段时,发生自燃甚至爆炸的风险都是存在的。而无论是磷酸铁锂还是三元锂电,都是国家鼓励和支持的技术路线。


差别只在于,在当下的政策环境、消费场景和技术条件下,热稳定性略低于磷酸铁锂但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更符合当下的市场需求,尤其是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导向。至于安全性能,只是动力锂电池综合性能的一个方面。说得更直白一点,只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都有资格从整车公司拿到配套订单。


但比亚迪公开针刺试验,无疑让动力锂电池领域最大竞争对手宁德时代在短时间内陷入舆论被动和窘境,也让上汽、广汽、北汽和宝马等一众国内外整车公司(它们都毫无例外地选择了CATL作为动力锂电池供应商)陷入要自证智商的尴尬纳尼,你难道在说我们选择供应商都缺乏好眼光?


而从未来的合作可能性上,比亚迪此举可能堵住了自己要成为其他整车公司动力锂电池供应商的后路。这些公司刚被BYD率先发起的针刺试验狠狠打脸,又有谁还会腆着脸上门去找BYD求合作呢?更何况,动力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车企选定一家后一般情况下都会坚持长期合作,轻易更换供应商得不偿失。


试想,假如大家在整车领域都是竞争对手,谁愿意把最关键的动力锂电池采购放在一家本身也是整车公司的供应商身上,而不是像宁德时代或LG化学这样的独立电池供应商身上呢?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特斯拉采购磷酸铁锂离子电池,都不找外界眼中可能更擅长的BYD而宁愿找做三元起家的CATL。


供应链体系的安全,事实上是比动力锂电池本身安全性更高纬度的公司经营安全因子。如今,比亚迪不断采取开放战略,其创始人王传福相继辞任旗下子公司董事长,并鼓励诸如动力锂电池业务等核心业务单干凸显其独立性,都是为应对更残酷的市场竞争而积极改变的开始。


但在动力锂电池领域,光有开放的姿态显然是不够的,还要有开放的实力和作为整车公司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的体系能力和角色转变。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从甲方到乙方的角色转变,BYD假如要坚定做强动力锂电池,就不得不思考同样的问题:是否能在坚持做好甲方的同时,也以乙方的姿态和实力服务好其他甲方?


所以,即便手握刀片电池这一在当下看来是足够安全和足够创新的技术,比亚迪能否通过刀片电池改写现有动力锂电池领域竞争格局?尚待时间给出答案。但从现实挑战而言,比亚迪面对的对手不仅仅有宁德时代,后者推出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并且拿下特斯拉配套大单也只是开始。


刚刚,大众宣布入股国内动力锂电池供应商国轩高科,而此前也有消息称,戴姆勒将战略投资动力锂电池供应商孚能科技,加上此前丰田与比亚迪的合资,都无不释放出重大信号,加上前段时间多家跨国公司都集体退出氢燃料乘用车的研发,这预示着,我国市场和政策力推的纯电动新能源技术路线已经被绝大部分车企全面认可。


而大众和戴姆勒这样的大型车企躬身入局,并通过资本联姻方式绑定本土动力锂电池供应商这样的豪横方式操盘,都是有机会改写现有动力锂电池竞争格局的大手笔。这样一来,很快国内的动力锂电池供应商不再只是CATL和BYD两家独大的局面,在跨国公司的冲击下,我国的动力锂电池将迎来多家公司齐头并进的发展新格局。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