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电动车换电模式为什么难推广?

钜大LARGE  |  点击量:2113次  |  2018年06月09日  

  提到“换电模式”,很多人其实早有耳闻,曾经吸引了全球目光的初创公司BetterPlace率先在以色列推广这种商业模式,2013年,该公司由于资金链断裂而宣告破产。在此之后,2014年大名鼎鼎的Tesla宣布了一个换电模式试点项目,不过一年之后便宣告不再继续推广。而2015年,台湾电动摩托车初创公司Gogoro宣布进军荷兰阿姆斯特丹,在该城市推广电动车换电站。此前该公司已经在台北完成了换电网络布局。2015年7月,北汽新能源宣布与中石化北京石油合作打造充换电站网络。

  这些公司前赴后继的尝试换电模式,概因其具有独特的优势,在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下,令人拥有极大的想象空间。那么我们首先来简要概括一下换电模式的优势和劣势。

  BetterPlace

  优势:

  1.降低用户的初始购置成本(电池租赁代替购买)。

  2.便于集中管理电池,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3.服务效率高,换一次不超过3分钟。

  4.所谓的与电网互动,联合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及太阳能,削峰填谷。(这条目前有待进一步研究,等下详细说)

  劣势:

  1.前期投资成本巨大(这条是最主要的弊端,属于命门)。

  2.在用户采纳率很低的推广初期,针对私家车的换电站基本不可能在短期内盈利,需要烧钱。BetterPlace从07年开始直到13年宣布破产,前后烧了8亿美金,仍然以失败收场。

  3.模糊的安全性与责任界定(出事了怎么办的问题)。

  4.不同的电池标准,导致换电运营商与汽车生产商合作困难。BetterPlace只敲定了雷诺一家,Tesla这种不差钱的主也是试探性的玩了一下换电,结果上千个用户中与其签订协议的寥寥无几。

  5.科技的不确定性(电池技术以及快充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这种商业模式的必要性带来了很大的疑问)。

  现在总结完了优缺点,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为什么有些公司必然失败,而有些公司则非常有可能成功。

  站在政府的角度,能够大规模提升EV采纳率的模式就是好的模式,然而换电模式并不能解决用户的续航焦虑(RangeAnxiety),也并不能大规模的提升用户需求,这并不单单是因为不受用户认可,原因是前面列的几条劣势。

  站在充换电运营商的角度,盈利永远是第一目的。然而针对私家电动汽车的市场,短期内盈利是不可能的。

  站在电网公司的角度,他们更关心的是自身的利益,对于推广电动汽车这件事,他们的态度其实是模糊的。表面上看,他们的积极性应该是最强的,但是要大规模的推广电动汽车基础设施,需要大规模的电网升级和改造,尤其是美国这种相对年龄比较大的电网,还要应对非常不稳定的充电负荷。

  站在石化企业的角度,表面上看他们应该对电动汽车的发展忧心忡忡,然而这其实是他们的一个巨大的转型机会。因为他们拥有巨大的汽车能源补给网络和资源,中石化现在已经开始有动作了。

  站在车企的角度,传统汽车制造商没有那么多闲钱去投资自己的充换电网络,他们更倾向于寻求合作机会。而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只有特斯拉这种巨头才玩得起自建充换电网络。

  站在电池生产商的角度,电池标准的统一仍然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车企同样面对这个问题)。

  下面看一下那些失败了的和正在推进的公司:

  首先看BetterPlace。该公司的总裁Aggassi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他当时规划了一个美好愿景,但是面对极低的用户签约率以及高昂的投资成本,资金链断裂基本是板上钉钉的。这里面的关于充换电基础设施投资的问题有一个“鸡生蛋困境”,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前期投资需要面对非常高的用户需求不确定性,持续的推广基础设施需要观察到用户需求。但是另一方面用户需求又需要观察到大面积的基础设施跟进,才可能实现增长。显然BetterPlace面对这个问题是无能为力的。

  然后看Tesla。一开始Musk在宣称要推广换电模式的时候,其实也就是想花一些钱尝试试一下,如果效果好就继续推广,如果不行就立即停止。结果证明不行,然后就不了了之了。

  再看台湾的Gogoro。大家可能比较熟悉国内的小牛电动车,其实在电动摩托车这个细分领域,国际化走的最好的是Gogoro。目前这家创业公司已经在台北完成了他们的换电网络布局,开始筹划在Amsterdam布局下一个GogoroEnergyNetwork。欧洲一些国家比如挪威,法国等已经开始表现出兴趣。Gogoro目前势头发展很好,概因其前期投资成本相比electriccar来说要低太多的,他们的GoStation占地小,换电方便,完全自助,无需管理。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