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大众由于三星难以完成电池供应量,或将改变电池采购计划

钜大LARGE  |  点击量:964次  |  2019年10月16日  

据美国《汽车新闻》5月28日消息称,知情人士透露,由于电池供应商三星可能难以完成最初商定的电池供应量,大众集团或将改变耗资560亿美元的电池采购计划。


三星公司最初同意为大众提供超过20千兆瓦时的电池,足以为20万辆车提供100千瓦时的动力。但在具体谈判期间,各方对产量和时间表出现了不同看法。谈判一度陷入僵局,三星公司将最初承诺的电池供应量削减至不足5千兆瓦时。


在产能、原材料供应受限、供应瓶颈期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全球汽车制造商转战使用大量电池为数量激增的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生产安全的汽车电池比生产智能手机等其他电子设备所使用的技术要复杂得多。


美国投行EvercoreISI分析师ArndtEllinghorst称:"大众汽车每年需要300千兆瓦时的电池供应量,如果不能与全球其它公司签订坚实可靠的电池供应合同,全年为这么多电动汽车供电是不可能实现的。"


大众汽车选择LG化学、三星和韩国SKInnovation作为欧洲市场的电池供应商,在中国市场则选用宁德时代作为电池供应商。SKInnovation也将于2022年开始作为大众北美地区的电池供应商。


氢燃料电池膜电极产业化落地,助推氢能源汽车“氢”装上阵


当电动汽车驰骋在新能源风口之上时,已有创业者走向下一条赛道。


氢燃料电池汽车,便是崭露头角的新生事物。试想,当氢气与空气当中的氧产生反应,汽车便能在路上轻快地跑动,整个过程无尾气仅排放出水,是多么理想的交通工具。氢能作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终于从实验室迈出向产业化阶段的一步。在这条商业化赛道上,谁能首吃“螃蟹”抢占行业制高点?


不久前,在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一家由多位海归人才创办的企业宣布,国内首家氢燃料电池膜电极产业化落地。这个项目背后有何深意,能否成为煽动氢能产业的翅膀?


谋篇布局:快速拥抱“氢能热”


走进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一种快速感迎面而来:无尘车间建设将近完工,生产线正紧张地组装调试,第一代膜电极产品HyKey1.0已经发布,只待今年9月实现大规模批量化生产。这一切距离企业初创之时,还不足一年半时间。


“现在各地都意识到氢能源发展的重要,我们动作一定要快,否则进入这个领域很难了。”鸿基创能总经理邹渝泉说,团队冒着风险也要与市场抢时间。


这波声势渐起的“氢能热”,与今年氢能源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相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立即引起市场关注。业内认为,氢能产业将迎来繁荣时代。邹渝泉说,去年布局氢能源领域的上市公司寥寥几家,如今已有许多家进行投资。


在这条越来越多企业参与的商业赛道上,氢燃料汽车无疑跑得最快。当下,电动汽车在电池本身的技术上还没有重大突破,氢燃料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另一种分支,给了人们新的希望。国外的车厂已经研发出充氢3分钟、续航超过700公里的汽车,从效率和续航角度而言,几乎可以称为未来汽车环保的终极解决方案。


由此,作为全国三大乘用车的生产基地之一的广州,迎来了发展氢能产业的“天时地利人和”。邹渝泉发现了这点,也将自己的创业事业起点,放在了广州。


蓄势待发:研发氢燃料电池中的“芯片”


在这轮风口爆发前,鸿基创能的8名初创成员在氢能源行业中等待契机。邹渝泉出国后,从事燃料电池研发工作,并结识了其后的合作伙伴。其中有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叶思宇博士,及国内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的技术领头人唐军柯博士。


2015年,世界上第一款氢燃料电池量产车诞生。2016年,中国燃料电池迅速进入产业化方向。“我们私下讨论,产生了回国创业的想法。”邹渝泉说,国内的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这意味着蕴藏有巨大商机。


氢能源的产业链很长,他们要“掘金”的地方叫做氢燃料电池膜电极。


膜电极,又号称氢燃料电池中的“芯片”,是燃料电池电堆产生电能的反应核心。邹渝泉说,全球在此领域的成熟企业不超过5~6家。其研发门槛极高,且不说动辄成百上千万美元的研发经费,光是研发周期都长达10~20年。但为何能吸引众多创业者投身其中?原因很简单,它是燃料电池里最“吃”成本的部分。如果研发出国产的膜电极并实现量产,氢能源汽车价格可大幅下降。


如能成功,那么制约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将迎刃而解。而对于鸿基创能的创始团队而言,经过漫长的职业生涯的积累,研发出自主知识产权的膜电极已经不是难题,如何快速集合团队、生产产品、抢占市场,诱惑非常大。


破茧而出:每一步“蹦着走”抢占行业先机


2017年12月,邹渝泉第一个提出辞职,只身回广州成立公司。


此时,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已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前谋划布局,为氢能产业在大湾区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当前面临的难题是,制造膜电极设备需足足9米层高的现成厂房。同时作为初创团队的鸿基创能,手握技术但资金紧张,如何“量身定制”一套助它成长的方案?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找到的办法,是在全市首推工业用地先租后让模式。9米层高的厂房也很快找到,团队从国内和海外集结到广州。


为抢占行业黄金“空窗期”,邹渝泉和团队还大胆作出抉择——先预定设备,再验证生产。在叶思宇院士指导下,鸿基创能通过和设备厂家的紧密合作,一边进行设备制造,一边研发生产自己的膜电极。终于,他们生产出既领先全球、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用燃料电池膜电极。在无尘车间和生产线都还在建设时,他们已发布了第一代膜电极产品HyKey1.0,并获得了市场的订单。


这块神奇的“膜”,终于“现身”。它看上去像一张平平无奇黑色的“纸”,但怎么拽都撕不开。它的构成有十几种基础材料,包括铂金等贵金属,虽然薄如无物但实际由很多层组成,可以隔绝氢气、氧气防止互窜,组成稳定的化学反应场。当它组装进电堆里时,可以稳定工作10年~20年,并保持优越的性能。


如今鸿基创能让国内首家氢燃料电池膜电极产业化落地,公司初始年产值可以达到6亿到10亿元。它正以自主知识产权,助推氢能源汽车“氢”装上阵。


电池简介:


电池(Battery)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