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于石墨烯已不再陌生,作为“万用材料”石墨烯被广泛使用。而近期石墨烯锂电池的出现更是让储能行业狂欢,由西班牙科学家研制出的石墨烯锂电池据说充电完成只需8分钟,电池续航能到1000英里,秒杀传统汽油车,这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石墨烯锂电池因此被称为“超级电池”。
据科技部网站消息,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下,北京大学夏定国教授团队开展新型高比能锰基正极材料研究,突破了掺杂、包覆、纳米形貌等传统改性方法的限制,将LiMO2相与单层Li2MnO3相复合制备出了一种O2构型的锰基富锂动力电池正极材料。
“早在十多年前,就有西方科学家提出电池与电容混合的概念,而这一全球性的难题被我们攻克了。”在鄞州区的一座现代化工厂内,宁波中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阮殿波这样告诉记者。
最近由日本正在推进“全固态蓄电池”的开发,将电解质替换成不会燃烧的陶瓷材料等固体,而且东京工业大学教授一杉太郎还说“现在智能手机充满电需要1小时以上,但新型蓄电池力争实现1秒内满充电。”
一般而言,储能主要是指电能的储存。2014年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中,储能首次被明确为“9个重点创新领域”和“20个重点创新斱向”之一,但是仍文字的表述也可以看出,这次国家对储能的兲注更倾向于技术和创新层面,在政策层面政府对储能技术发展的重视程度还进进不够,尤其在电力领域的应用方面,储能通常只能作为新能源、微电网、电动汽车、配电网等系统中的附属产品出现,其推进速度较为迟缓。
锂离子动力电池是20世纪开发成功的新型高能电池。因其具有能量高、电池电压高、工作温度范围宽、贮存寿命长等优点,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已在电动汽车中广泛应用,成为了当前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但由于锂离子动力电池容量大,能量高的特点,其安全性要求特别高。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对锂电子电池安全性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也一直进行着。
现在,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客观上要在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两种技术之间进行二选一的选择,业内人士告诉我们:重视续航能力和车辆轻型化的选三元系,重视安全性的选磷酸铁锂系。对此,消费者迫切希望业内人士能从技术角度切实地给出答案:磷酸铁锂电池安全吗?这一问题要从材料/结构稳定性、生产工艺、充放电特性三个方面来回答。
水凝胶是通过化学或物理交联而形成的含有大量水的三维网络结构材料。近年来,导电聚合物水凝胶(CPHs)由于其特殊的三维网络纳米结构和良好的导电性,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并已被应用于传感器、电容器、制动器、人造肌肉等领域。目前,这类材料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就是其机械强度较低,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尤其是将其用于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轻型柔性器件,如平面型电极,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锂离子电池还有一个非常不好的“老化”特性。就是在存储一段时间后,即使没有进行循环使用,其部分容量也会*丧失。究其原因还是电池的正负极从出厂后就已经开始了它的衰竭过程。不同温度和不同电量状态下“老化”的速度也不同。存储温度越高和充的越饱,电池容量损失就会越迅速。故而不推荐大家砸饱和状态下长时间保存锂离子电池。对于存储电池,尽量低温储存。
一种防高温高湿、防盐雾腐蚀、防霉菌的石墨烯“三防”涂层技术日前在河北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研制成功,该技术可应用于舰船燃气轮机、航空航天发动机高温部件保护以及舰船防盐雾及海生物腐蚀等,填补了高温涂层技术应用在重盐雾地区的市场空白。
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Battery)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完成充、放电,是一种高性能的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区别于“锂电池”
一分钟就能给一辆公交车充满电,每次充电后可行驶6公里,作为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与电池之间,具有特殊性能的储能设备,它以充放电时间短、循环寿命长、反复充放电数十万次等种种优良特性颠覆了能源相关领域对储能设备的固有印象。但超级电容扩展产业版图之时,却遭遇冰火两重天,喜忧参半。
日前,加利福尼亚州一家名为Nanotune的初创公司声称其超级电容储能技术应用于电动汽车可使电动汽车的整体成本更加经济、并且可以扩展其使用范围。这家位于MountainView的公司已经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制作电极的方法,使得超级电容的储能容量能够达到常规超级电容的七倍之多。
最近几年,锂离子电池纯电动汽车在我国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流路线,当前我国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是乘用车以三元动力电池为主而商用车主要采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基本格局。
自今年夏季以来,国内电动汽车起火事故频发,仅8、9月两月发生的电动汽车起火事故数量就已超过2017年全年电动汽车起火事故总和,在国内电动汽车迅速增长的大环境下,电动汽车安全事故发生的背后暴露的是当前电池企业和主机厂都在追求更高的能量密度以获得更多的补贴,却忽视了动力电池最根本的安全属性的问题,而近期频繁的事故出现,理应为国内追求高速发展的电动汽车行业敲响警钟。
对于锂离子电池制造商而言,关键是为电池供电的系统生产安全可靠韵电池。电池组中的电池管理电路监测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情况,包括电池内阻、温度、电池电压、充放电流以及为系统提供具体剩余的工作时间和电池“健康”信息的SoC,从而确保系统做出正确的判断。
目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使用碳酸酯作为溶剂,其中线型碳酸酯能够提高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和循环寿命,但是它们的闪点较低,在较低的温度下即会闪燃,而氟代溶剂通常具有较高的闪点甚至无闪点,因此使用氟代溶剂有利于抑制电解液的燃烧。目前研究的氟代溶剂包括氟代酯和氟代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