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方法、终止电压、放电电流:影响电池工作电压的三个参数设置
1、放电方法 放电方法分恒流放电和恒阻放电两种。此外,还有连续放电与间隙放电。连续放电是在规定放电条件下,连续放电至终止电压。间隙放电是电池在规定的放电条件下,放电间断进行,直到所规定的终止电压为止。
2、终止电压 电池放电时,电压下降到不宜再继续放电的最低工作电压称为终止电压。一般在低温或大电流放电时,终止电压低些。因为这种情况下,电极极化大,活性物质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电池电压下降较快。小电流放电时,终止电压规定高些。因小电流放电,电极极化小,活性物质能得到充分利用。例如镉一镍蓄电池,当以1小时率放电时,终止电压为1.10V。
3、放电电流 在谈到电池容量或能量时,必须指出放电电流大小或放电条件,通常用放电率表示。放电率指放电时的速率,常用“时率”和“倍率”表示。时率是指以放电时间(h)表示的放电速率,或是以一定的放电电流放完额定容量所需的小时数。例如,电池的额定容量为30Ah,以2A电流放电,则时率为30Ah/2A=15h,称电池以15小时率放电。“倍率”指电池在规定时间内放出其额定容量时所输出的电流值,数值上等于额定容量的倍数。例如2“倍率”的放电,表示放电电流数值的2倍,若电池容量为3Ah,那么放电电流应为2×3=6A,也就是2“倍率”放电。换算成小时率则是3Ah/6A=1/2小时率。电池放电电流(I)、电池容量(C)、放电时间(t)的关系为I=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