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淬冷法制备玻璃态锂无机固体电解质
熔融-淬冷法是一种传统的锂玻璃电解质制备方法,通常是将按一定配比混合的原材料置于炭坩埚后,在N2环境下,于1000~1500℃下高温热处理得到熔融玻璃,然后快速冷却。使用熔融—淬冷法制备过程中,熔融状态下原材料反应完全,所得产物电导率高,热稳定性好,并且原材料的反应活性对所得产物的性能和结构影响不大。然而,为保证电解质/电极界面的良好接触,通过熔融—淬冷法制得的玻璃样品仍须进一步研磨成粉末后才能用于全固态锂二次电池。·按照冷却方法的不同,该法又分为液氮淬冷法和双辊冷却法。Hirai等E1083通过双辊冷却法制备的(1-y)(0.6Li2S-0.45iS2)-yLi4Si04玻璃具有非常高的离子电导率,室温下可达2X10-3S/cm,是迄今所报道的各种固体电解质中具有最高离子电导率中的一种。Kawakami等[通过液氮淬冷法同样合成了(1-y)(0.6Li2S-0.4SiSz)-yLi4Si04玻璃,并测得玻璃形成区域0≤y≤0.75,其室温离子电导率在y=0.3时出现最大值1.5X10-3S/cm,与Hirai等所得结果一致,说明了不同的冷却速度对室温离子电导率的影响是比较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