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酯溶液年度低适合锂离子的迁移
商品化锂离子电池的液体电解质中无一例外是LiPF的碳酸酯溶液。一开始,电池生产厂家并未使用碳酸酯溶液,这种电解质是将锂盐溶于两种或三种碳酸脂的混合溶剂中.一种碳酸醋的介电常数高。有利于锂盐的离解.通常是EC;另外一种或两种碳酸酯的黏度低.通常是DMC,DEC, EMC等,有助于提高锂离子的迁移速率,但有机液体锂离子电池易渗漏.产品必须使用坚固的金属外壳.型号尺寸固定.缺乏灵活性;有机溶剂的易燃性造成其安全性差.对电池的保护措施必须十分完善。
1973年W right(611首次发现聚氧乙烯(PEO)与碱金属盐配位1有离子导电性,1978年.Armandt6Z]提出以此作为包含碱金属电极的可充电池电解质.从此掀起了W合物电解质的研究热潮。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具有不可燃、与电极材料间的反应活性低、柔韧性好等优点.可以克服液态锂离子电池的上述缺点.允许电极材料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比液体电解质史耐冲击、振动和变形.易于加工成型.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把电池做成不同形状.近年来,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电解质材料之一。在聚合物基体中引入液体增塑剂如PC, EC等.得到固液复合的凝胶电解质.这种由高分子化合物、锤盐和极性有机溶剂组成的三元电解质兼有固体电解质和液体电解质的性质,1997年.美国Bellcor。公司将凝胶型高分子固体电解
质用于锂离子电池,电池生产厂家认识到这种电解质可将正负极称结在一起,电池使用铝塑复合膜包装即可减小电池漏液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