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船舶电动化时代来临

钜大LARGE  |  点击量:2359次  |  2019年05月23日  

报告导读


船舶排放污染较为严重,电动化一方面解决污染问题,同时具备更高的经济性,船舶电动化大势所趋,预计在2025年电动化带来的锂电池需求在6.27Gwh以上。


摘要


传统的船舶排放污染严重。船舶使用的油料是劣质油,一般含有较高的硫,对空气污染严重,尤其是在港口城市影响更大。2017年我国船舶排放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颗粒物分别为85.3万吨、7.9万吨、134.6万吨、13.1万吨,其中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分占到非道路移动源排放的25.6%和28.4%。在港口城市香港,2016年船舶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和PM2.5的排放占比,在当地分别高达49%、37%、38%和44%,减少船舶排放势在必行。


此前推广的LNG船效果不佳,电动船则具备较好的经济效应。我国自2000年来,开始逐步推广LNG船舶来减少排放,由于LNG和船舶用油的价差不断缩小,LNG的使用成本偏高,一直以来效果不佳,目前我国仅有百余艘LNG船,占比仅为0.1%,但是电动船性价比则更佳。根据我们测算,柴油船舶、LNG船舶、电动船百公里的综合使用成本为4320元、4440元、3272元,电动船已经具备较好的经济效益,且随着磷酸铁锂电池进一步降价,电动船舶的性价比优势更加明显。


预计2025年船舶电动化所需锂电为6.27Gwh左右。我国目前拥有运输船舶总量为13.17万艘,总吨位为2.48亿吨,扣除远洋运输船、跨海运输船舶,聚焦在内湖、内河运输船舶数量为12.8万艘,2.1亿吨,考虑部分内河、内湖船舶也有长距离运输的需求,我们判断这部分船舶电动化比例最终在60%左右,对应电动化船舶数量为7.7万辆,1.31亿吨。船舶使用寿命15年,假设每年自然更新的且具电动化条件开始逐步电动化,预计2019-2025年电动化比例为10%、20%、30%、40%、45%、50%,对应锂电池需求为1.14Gwh、2.28Gwh、3.42Gwh、4.56Gwh、5.13Gwh、5.70Gwh、6.27Gwh。


投资建议:由于船舶布局空间较大,电动船普遍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推荐已经具备多家船舶应用的亿纬锂能(300014),推荐和船级社合作的宁德时代(300750),国轩高科(002074),我国领先的磷酸铁锂电池供应商。


风险提示:船舶电动化推广不及预期


我国民用机动运输船数量较为庞大


我国现有民用机动运输船约有13万艘左右,约2.47亿吨。民用运输船舶是指在水路运输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从事水上客、货运输活动的营业性机动运输船舶,不包括非运输船舶及农业、渔业生产船舶。根据2017年统计年鉴的数据,2017年我国民用机动运输船舶数量超13.17万艘,民用机动船净载重量达2.47亿吨位。


受宏观经济形势波动,我国运输船数量最近几年略有下滑。运输船舶数量和宏观经济形势相关,受到宏观经济形势波动,2014年至2017年,我国民用机动运输船从15万艘减少到13万艘,呈现递减趋势。


逐步淘汰老旧船舶,船龄结构不断优化。根据中国船级社(CCS)的统计数据,2016年我国20年以上的船龄的民用机动运输船舶数占总船舶数的10.3%,而2017年占比为9.47%,老旧船舶占比同比下降0.83%,15年以下船龄的民用机动运输船舶占比同比增长2.05%,船龄结构逐步优化。


环保和经济双重因素推动电动船舶时代到来


在港口城市,船舶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已成为主要空气污染物。“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年船舶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占当地排放总量的12.4%、11.6%,2015年的数据分别上升到25.7%、29.4%。香港环境保护署的数据则显示,2016年船舶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和PM2.5的排放占比,在当地分别高达49%、37%、38%和44%。”


船舶排放在总污染物排放中占比较大。《中国机动车环境管理年报2018》显示,2017年我国船舶排放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颗粒物分别为85.3万吨、7.9万吨、134.6万吨、13.1万吨,其中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分占到非道路移动源排放的25.6%和28.4%。


我国对于船舶污染排放的控制不断趋严。此前主要聚焦在控制燃料品质。和汽车相比,船舶发动机排放控制水平和燃油质量相对较低,提高燃料质量,是此前控制排放的主要手段。2015年12月,交通部印发《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设立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确定排放控制区内的核心港口区域。目的是通过设立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以下简称“排放控制区”),控制我国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改善我国沿海和沿河区域特别是港口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方案》设定的目标包括:自2018年1月1日起,船舶在排放控制区内所有港口靠岸停泊期间应使用硫含量≤0.5%m/m的燃油。自2019年1月1日起,船舶进入排放控制区应使用硫含量≤0.5%m/m的燃油。《行动计划》要求,2019年底前,调整扩大船舶排放控制区范围,覆盖沿海重点港口。推动内河船舶改造,加强颗粒物排放控制,开展减少氮氧化物排放试点工作。同时,2019年1月1日起,全国全面供应符合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停止销售低于国六标准的汽柴油,实现车用柴油、普通柴油、部分船舶用油“三油并轨”,取消普通柴油标准,重点区域、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等提前实施。


国际公海也在严格控制船用燃料的标准。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环境规则,2020年起,船用燃料含硫量在公海需低于0.5%,而在近海区需低于0.1%,减少碳排放也是未来船舶产业重要考虑因素。


发展绿色船舶是大势所趋。我国自2018年国务院审议通过《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特种计划》后,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发布《长江经济带船舶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0年)》、《推进珠江水运绿色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年)》、《关于做好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实施工作的通知》、《内河码头船舶岸电设施建设技术指南》、《关于进一步共同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鼓励船舶改造油气收集系统和岸电受电设施、加装排气污染治理装备等;预计在2020年年底前,完成船舶污染物排放不符合要求的船舶改造。所以研究和使用确实可行的新能源船舶势在必行。


我国此前也推广过LNG船,用以减少排放,但是效果不佳。我国自2010年开始就推动将LNG作为船舶燃料,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LNG价格和船用油价差逐步缩小,导致由于LNG性价比优势逐步缩小,且改造的成本较大,加上LNG加注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船东积极性严重不足,LNG动力船的发展非常缓慢,截止到2018年5月,全国投入使用的纯LNG燃料船舶仅109艘,占比仅为0.1%,且大部分为小型内河船舶。


电动船舶是长期解决方案。电动船舶具有众多优点:(1)绿色环保,零污染。一方面对环境无污染,对保护水资源和空气均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对使用者来说,储藏、运输、使用都很干净,没有难闻的汽油味、油污以及废气;(2)安全。汽油、柴油、液化气等都燃料都易燃易爆,操作时有风险,而电动船相对安全;(3)使用成本低。根据我们估算,船舶的每百公里运行成本,柴油动力船舶为4320元,LNG燃料船舶为4440元,电动船舶为3272元,电动船舶的运行成本明显低于柴油和LNG燃料船舶。同时由于电动船舶结构简单,转动部件少,工作可靠,所以维护成本极低。电动船舶非常符合当下发展绿色船舶的趋势,对于打赢蓝天保卫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动船在运营成本上已经具备优势。2019年1月18日,由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建造的2000吨级(1887吨)新能源纯电动散货船“河豚”号交付,开创了2000吨级船舶采用电池作为船舶动力的先河。由瑞华集团改造的500吨级纯电动货船“瑞华1号”配备9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超级电容为储能装置,“河豚”号同样采用锂电池+超级电容作为储能方式。“河豚”号电动船的整船电池容量约为2400千瓦时,充电时间需要2.5小时,在满载条件下,航速最高可达12.8公里/时,续航可达80公里,可以满足短途的内河运输。从目前的技术水平和厂家研发重点来讲,电动船舶目前主要聚焦于中短途的内河运输。


电动船对锂电池需求拉动可观


统计数据说明。根据我们的研究,电动船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类别:


1、电动船用途聚焦在内河、内湖的短距离运输车、观光船、轮渡船等;


2、2000吨以内的船舶电动化较为简单,大吨位电动化则有难度,且一般大吨位船舶用于长距离运输,而小吨位船舶用于短距离运输;


3、远洋运输、沿海、跨省运输等场景不适用电动化;


4、内湖、内湖船舶分类和应用场景也较多,我们预计仅有60%可以实现电动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一般大吨位的船舶油严格的登记要求,如:凡在中国国内水域营运的以下船舶,必须向中国船级社(CCS)申请入级检验:(1)在海上航行的乘客定额一百人以上的客船;(2)载重量一千吨以上的油船;(3)滚装船、液化气体运输船和散装化学品运输船;(4)对于其他船舶,根据船东或船舶经营人的志愿办理入级业务;吨位较小的船舶登记要求简单,数据获取也较难,难有准确的内湖、内河短距离运输船舶的精确数据。所以在计算内河、内湖船舶数量时候,我们采用的是船舶总数减去大吨位\长距离运输船(跨省等)舶数量的方法。


内湖、内湖船舶为12.83万艘,2.19亿吨,按照60%电动化比例计算,对应可以电动化船舶7.7万艘,1.31亿吨。据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我国2017年的民用机动运输船舶总数为13.17万余艘,合计2.47亿吨位。其中根据中国船级社(CCS)的船舶登记数据得,我国2000吨位以上的船舶数量为2442艘,合计2.7千万吨位,2000吨位以下但属于海运的船舶数量为967艘,合计62万吨位,据此数据,我们达到内河、内湖等船舶数量为12.8万艘,总吨位为2.19万吨。


电动船每吨位需要锂电池1.3Kwh。根据中国船级社(CCS)数据,内河短途货船“河豚”号的电动散货船吨位为1887吨位,整船电池容量约为2400kwh,据此估算短途电动货船每吨位对应的电池容量为1.27kWh,而国内泰州靖江号客船,吨位约为1700吨,电池容量为2300kwh,每吨位所需电池容量为1.35kwh,在不引起过大偏差的情况下,为计算方便,取电动船舶每吨位对应的电池容量值为1.3kWh。


相关公司梳理及投资建议


亿纬锂能


(1)根据亿纬锂能官网显示,公司为电动船舶打造“绿色心脏”,截止到2019年4月,共有11艘采用新能源锂电池的旅游客船在秦淮河下水、试航,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


(2)《关于子公司获得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的公告》,截止到2018年8月,湖北金泉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中已有5种产品型号获得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分别是LF75、LF80、LF90、LF105、LF280。该证书的获得是国家船舶技术检验机构对湖北金泉“磷酸铁锂电池”产品的进一步认可,标志着湖北金泉生产的“磷酸铁锂电池”可全面地满足大小船只电动化的需求。


宁德时代


2018年12月,中国船级社(CCS)武汉研究所与宁德时代在附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双方将在推动电池系统船舶技术标准的研究和水上应用,加速相关电池产品的认可和检验等多个方面开展战略合作,并就进一步深化资源共享、技术合作、服务升级等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达成意向。双方将共同启动电动船舶安全规范的研究和制修订工作,建立从电池单体、模块、电池管理系统到电池系统的安全规范体系,促进锂电池水上安全应用的健康、持续发展。


投资建议:


推荐标的:亿纬锂能(300014)、宁德时代(300750)


受益标的:国轩高科(002074)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


电动船舶推广不及预期:船舶电动化的推广还需要相应的充电基础设施的配套等,如果这些基础配套设施不到位,将难以快速推广。


电动船舶重大案例及相关文件


1、国内首艘500吨级新能源船试航成功。根据瑞华集团官网显示,2015年1月6日,瑞华集团改造的500吨级纯电动货船“瑞华1”号装载300吨钢板,首次重载试航成功。该船以160千瓦变频电机为动力推进系统,配备了9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超级电容为储能及标准岸电充电系统,辅以微网储能系统、船载太阳能及风力发电系统。9组储能电池若同时充电,2~3小时即可充满,充满1次可航行50个小时,航程可达500公里,基本可满足长三角地区的内河运输需求。重载运输的情况下,该船航速可达8~10公里/小时。经测算,与传统柴油动力驱动的同等吨位船舶相比,在每天行驶100公里以上的情况下,双电(超级电容+锂电池)纯电动船的使用成本可以降低20%左右。


2、国内首艘纯锂电画舫船安徽万佛湖首航。根据第一电动网的报道,2017年7月25日,在安徽舒城万佛湖国内首艘纯锂电画舫船正式下水,该船长12.8米,宽3.64米,可在内河B、C级航区航行。在电池方面,船只搭载158.5kwh磷酸铁锂电池,最高船速15km/h,续航时间达到7小时。与传统的画舫船相比,此艘画舫船采用纯锂电加双电机驱动船桨,具有振动小、噪音低、零排放、乘坐更加稳定舒适的特点。


3、我国第一艘超50米长的全磷酸铁锂电池推进客船开建。根据中国储能网报道,2018年12月9日,我国第一艘超50米长的全电池推进客船在泰州靖江开工建造。该船采用高性能锂电池作为全船的动力源。船上安装有重达25吨的大容量锂电池组,整船电池容量为2280千瓦/时,相当于50台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在7节航速下续航力可达120公里。该船采用“白天运营,晚上靠泊充电”的工作模式。充电时间仅需6小时。按照长江大桥到二桥之间往返的经典旅游路线,充满一次电,可以保证连续8个航次的运营。全电动客船采用纯绿色、可持续的设计理念,运用铁锂电池+电动吊舱推进,是目前国内经中国船级社批准建造的首制最大尺度电动客船,将实现零排放、低噪音,打造我国新能源船艇的示范典型。


4、国内首制纯电动铝合金高速船下水试航。根据中国船舶网报道,2019年1月11日,国内首制纯电动铝合金高速船HQ1850在南洞庭湖试航。该船比传统柴油机游艇噪音小,比普通的新能源船速度更快捷,航行更平稳。HQ1850纯电动铝合金高速船由磷酸铁锂储能系统提供推进原动力,电动机进行驱动。经实船测算,相同主机功率条件下,该船运行成本只有普通柴油机船的三分之一左右,噪音只有65分贝,且平均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吨左右,充分体现该船低噪音、低震动、零污染、零排放等特点。同时,该船为双体船,抗风浪性能优越,兴波与尾浪小,最高时速可达25公里/时,突破了一般电动船舶速度慢的瓶颈。


5、世界首艘千吨级电动船“河豚”号顺利接船。根据广州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官网显示,2019年1月18日,由公司投资建造的2000吨级新能源纯电动散货船“河豚”号接船仪式在广州发展燃料港口有限公司2号泊位举行。这艘首个世界千吨级新能源电动船舶总长70.5米,型宽13.9米,型深4.5米,设计吃水3.4米,设计载货量2000吨,采用自动化设计,4个人可完成驾驶操控,充电2.5小时,就可以跑大约80公里的距离。拥有超级电容+超大功率的锂电池双电管理系统、电力推进控制系统等多项专利成果,主要将用来运输煤炭。船舶航行全程不消耗燃油,碳、硫等废气污染物及PM2.5颗粒实现零排放,获得中国船级社《内河绿色船舶规范》Ⅲ的最高等级标志。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