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圆柱电池全球"开花"

钜大LARGE  |  点击量:206次  |  2023年03月09日  

近日,由大众、高盛等参股的欧洲本土电池公司瑞典Northvolt公司宣布,成功开发出2170圆柱电池(即直径为21毫米、高度为70毫米的圆柱电池编者注),并准备量产。业界普遍认为,未来2170圆柱电池的量产将有助于减轻欧洲汽车公司对亚洲动力锂电池厂商的依赖,Northvolt公司的加入也意味着圆柱型电池领域的竞争将加剧。


据了解,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及低成本优势,圆柱电池已经成为动力锂电池公司当前攻坚的重要技术方向之一。早在2017年,TSLA和松下就已联合研发并推出了2170圆柱电池,应用于Model3车型。


不过,目前,头部动力锂电池厂商普遍侧重在电池直径更进一步新增的4680圆柱电池的研发和量产上。4680圆柱电池的最大特点在于取消了极耳设计,提高了制造效率,降低了成本,同时减少了充电所需的时间。和目前用于Model3和ModelY车型的2170圆柱电池相比,4680圆柱电池的能量密度整体提升了5倍,同等电池包下整车续航里程提升了16%,成本下降了14%。TSLA表示。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际车企跟进大圆柱技术路线,众多国际电池公司也不断加码圆柱电池,圆柱电池阵营不断扩军。例如,宝马日前透露,将于2025年在其新一代电动平台上采用大圆柱电池。另外,江淮、东风岚图、保时捷、路虎等车企也相继释放出明确的应用大圆柱电池的信号。


基于下游车企的旺盛需求,电池公司还纷纷加速扩产大圆柱电池产量。LG新能源于今年六月宣布,将投资5800亿韩元,扩大4680圆柱电池产量,预计在2023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生产。三星SDI则已经在韩国建立了一条4680圆柱电池测试产线,相关测试工作将于今年完成。松下则计划投资约40亿美元,在美国建立其第二家电池厂,为TSLA生产4680圆柱电池。


松下方面表示,公司预定在日本和歌山县厂进行量产的全新车用4680圆柱电池,目前已经完成送样,预计自2023年开始供货。


国内方面,亿纬锂能、比克电池、CATL等头部公司均是圆柱电池的重要生产者。例如,亿纬锂能已经布局了4680和4695两款大圆柱电池型号,并已规划了200吉瓦时的大圆柱和方形电池产量,预计2022年建成。比克电池目前重要有46系和26系两个系列产品,预计将于2024年量产量量密度达285Wh/kg的大圆柱电池。


目前圆柱电池、大圆柱电池成为行业王者已经初露曙光。46系列的电池具备突出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并且不易变形,正在成为动力锂电池的终极技术方向。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成认为。


比克电池副总裁樊文光表示,据比克已收到的客户需求结合行业信息判断,到2025年,大圆柱电芯至少占全球动力锂电池30%以上的市场份额,超过2021年全球动力锂电池的总需求量。目前有很多大型新能源车企已经敲定了经济型采用方壳/刀片磷酸铁锂电池,中高端采用三元+硅大圆柱电池的布局。未来几年,比克将分两个阶段在海内外新增80吉瓦时的电池产量。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从圆柱电池的终端需求来看,TSLA为短时间重要推动者,中长期有望逐步应用至宝马、戴姆勒等汽车公司。2025年,预期4680圆柱电池渗透率有望达到70%,对应装机需求有望超150吉瓦时。SNEResearch预测,今年,圆柱电池在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的份额将达19%,到2030年将新增到26%。


有观点认为,2025年到2030年期间,在中高端市场上,大圆柱电池会占据绝对的统领地位。作为电动汽车渗透率的突破口,大圆柱电池将加速电动汽车取代燃油汽车的进程,在能源转型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不过,未来以方形电池为主的格局还将持续很长时间,圆柱电池规模化发展还需继续完善产业链。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也有观点认为,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圆柱电池和方形电池均有各自适用的场景,未来有望长期共存,共同成为主流。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