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动力电池企业将面临整合发展

钜大LARGE  |  点击量:873次  |  2018年07月29日  

日前,“后补贴时代的动力电池市场前景论坛”在京召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陈万吉在论坛上与现场嘉宾分享了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并分析了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稳步快速增长


从2010年开始,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厂商动力系统纯电动化战略的实施,和各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政策激励,全世界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都实现了快速增长。


陈万吉表示,在此大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保持了稳步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累计新能源汽车总量已达到104.8万辆。从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新能源汽车在所有汽车月销量中的平均占比已达到1.2%,最高月销量占比达到4%。此外,2015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纯电动趋势变得非常明显,插电式汽车增长趋势放缓,这一现象基本与我国纯电动驱动战略引导一致。与此同时,我国燃料电池汽车进程依然缓慢。


随着市场中新能源汽车数量的逐步增多,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受到重视。据陈万吉介绍,截止到2016年12月,我国公共类充电桩建设、运营数量已超过15万个,相较于2015年末的4.9万个增加2倍以上,目前已经可以实现平均7辆车对应1个充电桩。而根据美国“全球纯电动汽车展望”公布的数据,现阶段国际平均水平为6.6辆车对应1个充电桩,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充电桩建设、运营水平与国际相当。


在商业模式推广方面,目前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上主要以整车销售为主,兼顾整车租赁和电池租赁模式,而我国当前的商业模式更为多样化。比如,深圳市主要推广车电分离、融资租赁;杭州市主要推广电池租赁+换电模式;合肥市着重推广整车定向购买等。正是这种多样化的推广模式,也推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具备相应资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达到了264家,累计有13784个车型登录《公告》。尽管参与企业及公告车型众多,但车型的实际投产率比较低,2014-2016年的投产率均低于40%。在陈万吉看来,这种现象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种趋势,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于2015年6月制定了《新建纯电动企业管理规定》,支持社会资本和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参与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激发释放产业活力。


面向未来的发展,陈万吉认为,智能化将成为汽车产品未来的产业升级战略方向,而在消费端,Car2Go、北汽共享汽车这样的汽车共享模式将成为主流,而政策端也会根据市场情况逐步调整。“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未来政府将逐渐退出财政补贴,但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不会降低;在前端管理政策逐步完善并趋于稳定的情况下,事中、事后监管的作用会进一步凸显;此外,随着积分、油耗限值等刚性政策的出台,将会进一步约束企业,提高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据陈万吉预测,受准入、标准、推广应用等政策调整影响,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市场将会偏于保守。


动力电池企业将面临整合发展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拉升了国内动力电池企业销量,产业集中度也不断提升。据陈万吉介绍,目前我国动力电池项目的投资已超过3000亿元,按集团口径统计,配套新能源汽车公告车型的电池企业已有235家,其中有129家生产磷酸铁锂电池,204家生产三元锂电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行业总产能已超过1200亿瓦时。陈万吉分析,未来我国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大约为800亿瓦时,整体呈现供大于求的模式,考虑到近几年动力电池产能的进一步扩张,国内动力电池产能将会严重过剩,市场分化趋势将日渐明显。


为解决动力电池行业“优势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现状,国家工信部于2015年3月发布实施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在目前已经公布的4批名单中,共计有56家单体电池企业、1家系统企业入围。对于产业政策的推进,陈万吉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规范条件》的出台促进了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的提升,随后,工信部还组织了《规范条件》的修订工作,其目的也是要逐步解决产能过剩风险突出、企业多而不强、产业化技术能力快速提升、国际竞争加剧等问题。工信部于2015年底开始启动国家层面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指导文件,以推动行业高度重视,并协同推进产业发展。尤其是2017年3月,《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面向行业发布,并公开相关负责部门,将有助于政策落实,也体现了主管部门的发展决心”。


对于动力电池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陈万吉认为,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未来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鉴于动力电池对环境的危害性和资源的紧缺性,再综合考虑未来的市场容量问题,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和行业监督监管将会在政策端逐步强化落实。在政策端,后期的引导政策或许将会更加关注市场的推动作用。此外,国内电池企业将面临整合发展的态势,如果产品质量不过关,只能面临被兼并或者被淘汰的局面。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