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离子交换膜由理论到实验突破,艰难跋涉的中国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

钜大LARGE  |  点击量:1460次  |  2011年06月17日  

日前,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应用研究所传出喜讯,该机构自主研发的2KW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目前已经成功实现1万次充/放电循环,而结果显示电池模块的能量效率保持良好。
    大化所的这项成果是全球第二套突破万次充/放电循环实验的全钒液流储能电池系统,性质相同的第一套实验由日本住友电工公司在2009年完成。

中科院大化所


    大化所的成果主要取决于非氟离子交换膜材料研究上的突破,根据大化所的表述,该所“从实用化、产业化的要求出发,已研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非氟离子交换膜材料,目前正在进行性能优化和耐久性考察”,这一说法实际在暗示,能够完成万次充/放电循环的全钒液流电池系统在中国还处于实验室阶段。
    作为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储备装置之一的全钒液流电池在国际上的产业化运用肇始于2002年,2007年已臻技术成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全钒液流电池工作原理


    但在我国,不但万次充/放电循环的全钒液流电池并无产业化迹象,甚至可以说,整个中国尚没有形成完整的液流储能电池产业链。这是由于液流储能电池的应用成本居高不下,与其他储能系统相比缺乏性价比优势。国内屈指可数的液流电池应用亮点目前还是由大化所担当的,该所与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液流电池电解质溶液、核心材料产业化平台,初步形成年产300兆瓦时钒电解质溶液和5万平方米碳塑双极板的生产能力。然而,现实生产能力何时交付使用,乃至整个国产液流电池系统的产业化如何启动,对于大化所这样的技术支持者来说,完全可以用“任重道远”一词来形容。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