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氢燃料动力电池商业化还差“三把火”

钜大LARGE  |  点击量:502次  |  2021年10月19日  

在政策大力助推和核心技术获重大突破下,氢燃料动力锂电池产业正在迈入发展的快车道。


目前国内氢燃料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的条件基础已经具备,国家出台了奖励机制,央企、国企均已正式展开布局氢能产业。国内已经在华北、华东、华南基本形成了产业集群,其他区域也都在竞相开展产业建设和示范运营。资本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氢燃料动力锂电池产业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我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小诗在2020氢能产业发展创新峰会上如此表示。


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银广也预测,我国氢燃料动力锂电池产业发展拐点将出现在2025年,2025-2035年将成为国内产业的高速发展期,2035年之后将会进入规模化应用的阶段。


氢燃料动力锂电池产业在迎来最佳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正在面对巨大的发展挑战。在2020氢能产业发展创新峰会现场,来至上海氢晨、氢璞创能、中通客车、飞驰汽车、京东物流等公司高层就从多个层面围绕“氢燃料动力锂电池产业的巨大挑战与建议”直抒胸臆,引人思考。


一、僧多肉少


北京氢璞创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洵总结认为当前氢燃料动力锂电池产业面对以下挑战:


一是,前几年因为行业发展处于摸索期,政策调整比较频繁,行业还是有比较疲劳的情绪。再就是之前燃料动力锂电池系统要求额定功率30千瓦,后面发展到50千瓦,今年上半年80-100千瓦,今年年底客户要求达到110千瓦。这让整个行业有点疲于奔命,并且总体上缺乏从材料、零部件寿命的验证;


二是,这两年也有很多的国外公司寻求在我国发展。这些竞争对手的到来让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简而言之,肉少狼多,这让对很多创业型公司来说,能不能活下去、活得好,是一个巨大挑战。


这种背景下,公司该如何“转危为机”?


欧阳洵认为首先要专注打造团队和公司核心优势,同时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展开合作,也就是扩大朋友圈,而不是竞争圈;其二,用国际视角和5-10年的双维度看行业格局和公司战略,明白“慢”才是“快”,同时开发爆款产品,而不是6个月的更新换代产品;其三,关注客户需求,注焦产品成熟性和成本,走向无补贴商用市场应是每一家公司的核心追求。


一句话就是“立足长远,回归本质”。回归本质首先就是要专注于为制造而设计的核心技术;立足长远包括要知己长,也要知己短,不要做大而全的发展,应该向日本公司学习。


二、成本居高不下


“假如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要和所有的汽车类型,包括传统汽车以及锂离子电池汽车进行竞争,成本问题就不容忽视。若燃料动力锂电池成本过高的情况长时间持续下去,可能会影响市场化进程。”在此次峰会上,发出这种感叹的公司不在少数。


在燃料动力锂电池成本中占比最高的是电堆。上海氢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易培云从电堆制造角度认为,电堆开发深层次的逻辑包括从材料、部件到电堆设计。其中较好的性能、高精度装配以及集成度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低成本制造。


据其介绍,上海氢晨电堆在设计上追求精益求精:设计好了,性能就好;性能好了,用的材料就少,继而成本就降低了。此外,其产品集成度一体化端板(集成集流板,绝缘板和端板)大大减少了部件,这使成本降幅达56.92%。


“我们重要是把电堆做好。老话说,铁路机车各守一段,每个人把这一段做到最精很专业,整个产业才能得到提升,成本才得以降下来。所以,我们定位在核心的电堆。”易培云表示。


与上海氢晨相同寄希望于关键部件技术突破、从内向外打破成本“卡脖”问题的不在少数。


有业内人士在峰会现场预测,未来两到三年内,燃料动力锂电池材料或会有新突破。率先突破的会是催化剂,再是质子交换膜,再是气体交换层。其中催化剂会在一年内取得重大突破,质子交换膜预计两年内,气体交换层预计三年内。届时,燃料动力锂电池电堆就可以实现成本的大幅下降。


三、应用场景驱动是关键


除制造成本居高不下外,迄今为止,燃料动力锂电池并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应用场景,这也是多家公司在峰会上一再提到的话题。


“短短几年时间内,国内涉氢产业发展非常快。但是,在氢能应用场景方面发展得却非常不好。”飞驰汽车董事总经理江勇表示,再好的产品,假如没有应用平台,没有快速的推广和使用,那么这个产业包括公司都将“命悬一线。


与他有相同认知的还有京东物流政府业务部副总监许温爽。


据他透露,京东物流现在用了一百台氢能汽车,目前看到的都还是比较正面的性能表现,包括车辆的运行、氢气加注等方面都表现还可以。“但是,在应用场景上,目前氢能汽车只适用于特地场景,我们希望氢能汽车未来能像普通的场景过渡,最终形成有自己差异化竞争力的优势。”


针对这一问题,江勇在峰会现场指出,公司对氢能汽车应用场景进行大胆探索的前提是有国家政策持续的支持,此外就是标准体系的建立。


“氢能出了一些标准,但是执行过程当中,很多部门很多环节没有依据没有办法推进,尤其像氢气的制取,包括加氢站的建设等。”他希望这方面的标准化要快速落地,同时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也能有一个明确的推进方法,保证执行速度。


许温爽则在现场建议,国内氢能汽车公司能够把握氢燃料动力锂电池车与电动汽车错位互补原则,尤其能补齐电动汽车在各个场景下充电时间较长的短板,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