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氢燃料动力电池乘用车缘何遇冷

钜大LARGE  |  点击量:150次  |  2023年07月03日  

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产业在2020年虽然面对产销数据不佳、发展进程不及预期的情况,但在公司融资、技术提升等方面,从未停下发展脚步。目前,业内普遍认为,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已出现强势回暖苗头,2021年氢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产销量有望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补贴政策落地后,氢燃料重卡得到政策的更多鼓励与倾斜,《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氢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也基本是客车、货车的天下,我国保有量和销量最大的乘用车产业中,氢燃料动力锂电池产品却身影寥寥,原因何在?


成本居高难下


事实上,从2008年开始,我国车企就开始在氢燃料动力锂电池乘用车领域投入研发。资料显示,上汽、广汽、奇瑞、北汽、长城、爱驰等车企均曾着手进行氢燃料动力锂电池乘用车相关开发工作。


去年七月,广汽集团首款氢燃料动力锂电池乘用车AionLXFuelCell首次亮相;同年九月,长城汽车官方透露,95千瓦乘用车燃料动力锂电池系统发动机目前已成功搭载于长城汽车即将推出的首款燃料动力锂电池SUV,并将于2021年实现量产;与此同时,上汽集团公布了“氢战略”,并公布首款氢燃料动力锂电池MPV——上汽大通MAXUSEUNIQ7。


然而,几家头部车企的努力远不能冲破制约氢燃料动力锂电池乘用车的重重阻碍,核心问题之一便是高成本和低性价比。去年四月,由于考虑到制造氢燃料动力锂电池乘用车的成本太高,大约是电动汽车费用的两倍,全球车企巨头戴姆勒公司宣布,正式终止氢燃料动力锂电池乘用车计划。


天风证券表示,当前燃料动力锂电池乘用车成本重要由燃料动力锂电池电堆成本、氢气成本构成,且氢气因基建规模不足导致成本偏高,致使燃料动力锂电池乘用车与燃油车、纯电动汽车在成本上有明显差距。


“目前国内的燃料动力锂电池乘用车推广还要一些时间,加氢站的配套设施、技术等都要完善,降成本也需逐步解决。”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CEO龚靖表示。


技术要求更高


“与过去相比,我国氢燃料动力锂电池技术获得较大突破,技术水平与时俱进,技术积累距商业化应用只差‘临门一脚’,因此,目前我国氢燃料动力锂电池的技术水平应用于商用车领域问题不大,但目前也只能大部分局限在商用车领域。”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与大型商用车、客车不同,由于乘用车的车身尺寸小,可谓“寸土寸金”,因此应用在车身的电池系统及储氢容器必须占用更小空间,部分技术标准也有更高的要求。


“例如,双极板作为燃料动力锂电池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路线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乘用车的发展趋势。”上述业内人士称,寻找性能优良且成本低廉的双极板新材料和加工方法是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产业化的重要课题。


“国际上,燃料动力锂电池乘用车和商用车重要以金属双极板为主,如日本、韩国和德国;国内燃料动力锂电池以石墨双极板为主,两种技术路线各有优势,金属板具有单位体积功率密度高、量产后成本低、转换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而石墨板稳定性较高。”龚靖表示,针对目前的市场现状,燃料动力锂电池及乘用车公司应根据产品性能和成本,以及适合的应用场景确定技术方向,而非只在一种技术中“打转”。


市场化推广为时尚早


“由于我国目前燃料动力锂电池发动机技术尚未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且氢能资源分布不均衡,加氢站数量有限,因此燃料动力锂电池商用车成为国内氢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上海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秘书长张焰峰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十二月底,我国累计建成118座加氢站,其中已投入运营101座,待运营17座。纵向来看,我国加氢站建设速度正在加快,但横向来看,假如要满足大规模车辆加氢需求,加氢站数量仍是杯水车薪。


“我国氢能资源分布不均衡,因此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有能力发展氢能产业,修建加氢站,乘用车是一个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场景,没有足够的加氢站,开发乘用车就缺乏市场推动力。”张焰峰表示,“受政府补贴政策的支撑,氢燃料动力锂电池商用车目前有了愿意尝试的营运客户,而乘用车面对的是看重性价比、在乎安全性和续航里程的普通消费者,因此要进一步提升燃料动力锂电池发动机技术,普及加氢站。未来的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要强大的智能网联技术支撑,即没有里程焦虑,也更‘安全好玩’,在此基础上,普通客户才会主动选择氢燃料动力锂电池乘用车。”


那么氢燃料动力锂电池乘用车如何才能受到市场认可?


龚靖认为,市场需求由成本和产品性能决定,客户并不完全关心技术路线或方向,只有成本和产品的综合性能才能真正激发市场需求。


张焰峰表示:“汽车产业有其自然发展规律,随着燃料动力锂电池发动机技术的成熟,加氢像加油相同方便,且燃料动力锂电池汽车的使用成本比内燃机便宜,消费者自然会自发主动购买使用;在技术和市场成熟之前,任何政策的过度推动或公司盲目上马,都无异于‘拔苗助长’。”


“事实上,在政策方面,目前国家政策文件都并未阻碍氢燃料动力锂电池乘用车的研发应用,但有氢燃料动力锂电池乘用车生产牌照的公司很少,绝大多数整车厂都处在积累技术、获得牌照等量产前期的探索阶段,因此,目前谈燃料动力锂电池乘用车的推广还为时尚早。不过未来4年,基于上汽燃料动力锂电池G20汽车的成功推出,上海市将有相当数量的燃料动力锂电池乘用车推广计划。”张焰峰进一步称。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