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欧洲正追求“电池自由”

钜大LARGE  |  点击量:585次  |  2021年05月14日  

纵观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欧洲市场的表现十分引人注目。市场研究机构EVSales的数据显示,2020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36.7万辆,同比上升142%,反超我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整个欧洲大陆也掀起了一场重构电池供应链的热潮。


多年来,欧洲一直将动力锂离子电池业务“拱手”让给外国公司。但在销量崛起的背景下,欧洲希望重新加入到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制造队伍中。如今,德国、法国、英国和波兰都出现了潜在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制造商,试图争夺宁德时代和LG化学的在动力锂离子电池界的主导地位。


电池之战即将打响


公开资料显示,大众、Stellantis和宝马今年都将推出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型,并提高产量规模,福特、沃尔沃、捷豹等品牌承诺未来在欧洲只销售纯电动汽车。有外媒预计,仅这几大品牌今年在欧洲的销量就将达到190万辆。未来,在排放法规、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化程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到2030年,欧洲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的三分之一。


众所周知,若想实现这一销量目标要大量动力锂离子电池支撑,而欧洲汽车产业对海外电池供应商依赖的现实,令各国政府颇为“恼火”。因此,欧洲多国政府都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不愿让本地汽车制造商过度依赖该地区以外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制造商。


尤其是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等传统汽车制造国,都渴望在电池技术方面保持竞争力,并希望拥有自己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制造基地。以德国为例,为了让该产业在未来跻身世界前列,政府承诺在动力锂离子电池相关业务上投入26亿欧元。如今,这项政策已成功吸引了特斯拉、宁德时代、LG能源等公司在当地建立动力锂离子电池制造厂。


“2019年,欧洲各国电池产业相关投资达到了600亿欧元,覆盖研发、组装和回收等环节,”欧盟委员会负责监管电池计划的副主席马洛斯·塞夫科维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投资源源不断地涌入,欧洲本土的电池产业正发生一场革命,欧洲全新的电池产业生态即将诞生。”


产量扩张,实现“电池自由”


事实上,布局电池产业对大型车企的意义不言而喻。去年十一月,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欧洲电池会议上就表示,特斯拉柏林超级厂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池厂。马斯克指出,德国动力锂离子电池厂年产量将能达到100GWh,要时甚至可以扩展到200—250GWh。


作为电动化转型最为“激进”的传统车企,大众汽车集团也在日前的PowerDay上公布了动力锂离子电池产业的相关计划。大众汽车集团预计,到2030年,公司仅在欧洲就将建立6座总产量达到240GWh的超级电池厂。


此外,大众汽车集团还透露,生产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前两座厂将位于瑞典,其中,与瑞典锂离子电池开发制造商Northvolt合作、专注于生产高端电池的谢莱夫特奥(Skellefte)厂有望在2023年投入使用,后续产量将扩张至40GWh/年。


据了解,除了与大众达成了140亿美元的供应协议外,近日,初创公司Northvolt还与宝马达成了另一笔供应协议,并准备在其位于谢莱夫特奥的厂生产电池。Northvolt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彼得·卡尔森表示,Northvolt希望在2030年之前占领欧洲25%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份额。


同为初创公司的英国电池公司Britishvolt则表示,将投资26亿英镑在英格兰东北部建造电池厂,该厂最大的特点是将利用水力、风力发电进行生产。Stellantis与能源巨头道达尔组建的电池合资公司ACC则紧随其后,计划通过两家废弃的汽车零部件厂生产电池,以加速扩张。


本土建厂能为欧洲带来什么?


有资料表明,当下,第三方电池制造商在产业链中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市场调研机构SNEResearch公布的2020年全球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一月—十二月全球动力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上的装机量达137GWh,同比上升17%,其中宁德时代持续第四年夺得冠军位置,全年装机量达34GWh,同比上升2%,LG新能源以31GWh的装机量紧随其后。


据统计,在全球电池公司中,我国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装机量总计54GWh,合计市场份额达到39.4%。韩系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装机量总计46GWh,占比33.5%。简单来说,我国公司与韩国公司掌控了全球超过70%的产量。


因此,面对正在崛起的新能源市场,欧洲车企希望摆脱“外采”桎梏,实现“电池自由”也是情理之中。但除此之外,在本土兴建动力锂离子电池厂,还能为欧洲带来什么好处呢?


首先是降本增效。与其他零部件不同,车企要为有安全隐患的锂离子电池支付高额的运输费用。同时,远距离运输的不确定性会极大地降低生产线的效率。因此,在汽车厂附近制造电池更安全也更高效。这也是特斯拉希望在柏林的超级厂中建立电池厂的原因。


另一方面则是为当地供应工作岗位。目前,随着汽车产业向电动化转型,不少传统车企员工正面对着失业重压。但有研究表明,1GWh的电池产量,将在电池生产过程中创造40个工作岗位,在研发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则会创造200个“上游”工作岗位。因此,一旦车企的员工在经过培训后便可为电池制造商所用,这对制造商和员工而言是双赢的局面。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