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充电器的原理是把所需的电解液注人极板和隔板中
阀控式密封铅酸锂电池充电器的设计原理是把所需分量的电解液注人极板和隔板中,没有游离的电解液,通过负极板潮湿来提高吸收氧的能力。为防止电解液减少把蓄电池密封,故阀控式铅酸锂电池充电器又称“贫液电池”充电器。
阀控式密封铅酸锂电池充电器的极栅卞要采用铅钙合金,以提高其正负极析气(H和O)过电位,达到减少其充电过程中扣汽量的目的。正极板在充电达到70%时,O2就开始产生,而负极板达到90%时才开始产生O2,在生产工艺上,一般清况下正负极板的厚度之比为6:4 。
根据正、负极活性物质量比的变化,当负极上绒状铅达到90%时,正极上的二氧化铅接近90%,再经少许的充电,正、负极I的活性物质分别氧化还原达95%,接近完全充电,这样可使H2,O2析出减少。采用超细玻璃纤维(或硅胶)来吸储电解液,并同时为正极上析出的f):向负极扩散提供通道。这样,一旦扩散到负极上,立即被负极吸收,从而抑制了负极上O2的产生,导致浮充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90%以上被消除(少量气体通过安全阀排放出去)。
锂电池充电器充电末期,正极产生的氧通过多孔的玻璃纤维隔膜到达负极,与海绵状余属铅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铅。正极产生氧,附近有轻微的过压,负极化合O2,产生一轻微的真空,于是正负极的压差将推动。通过气体通道到达负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