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扩散控制是多孔电极微孔内的唯一传质方式

来源:钜大LARGE    2011-07-06 15:35:00    点击量:125

在某些情况下,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很高,欧姆电阻极化可以忽略,电极的电化学步骤速度快,电化学极化也可以忽略。当有碳性电池的电流释放时,沿电孔的纵深方向电解质溶液存在浓度梯度,因此物质传递对电极极化的均匀性有显著的影响。此时,浓差极化是电极过程的唯一控制步骤,在多孔电极微孔内的唯一传质方式是扩散,即扩散控制。
假设只有一种离子的浓度变化对电极均匀性有影响。则扩散控制的动力学方程与电解质溶液中的扩散动力学方程相同,只是扩散系数不同而己。一般用有效扩散系数代替本体溶液的扩散系数,有效扩散系数与微孔的大小以及在孔中的位置有关。孔径越小,有效扩散系数越小,越往孔的深处,有效扩散系数越小。有效扩散系数越小,极限扩散电流密度越小。满足反应电流(工作电流)与极限扩散电流密度的比值恒定,孔内表面上各点的工作电流密度必然不同,越往孔的深处,工作电流密度越小,即由于物质传递的影响,同样使孔内表面上的电流分布不均匀。
当多孔电极的孔隙率和孔径比较大时,可以改善孔内外物质的传递,使孔内电流分布比较均匀,电极内表面得到较好的利用。当碳性电池的工作电流密度较大时,孔内的浓度梯度变大,物质传递的影响更为严重,孔内表面上电流的分布更不均匀。

钜大锂电,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