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晶格内部储锂机制并没有从根本上保证锂电池的安全

来源:钜大LARGE    2011-07-02 17:04:00    点击量:152

锂电以晶格内部储锂机制取代了传统的锂二次电池中金属锂的溶出和沉积.消除了负极表面枝晶锂的生长.降低电池短路的机会,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电池的安全隐患。如液态视离f电池在过充电条件下负极表I颐同样会发生金属锉的沉积.而正极表面出现电解质在高电位条件下的氧化分解.电池内部出现一系列不安全的副反应.此外.电池在大电流充放电的情况下产生的大量热不能及时散失.导致电池的温度迅速升高.也会给电池带来显著的安全性问题。
虽然电极材料的稳定性、电解液组成以及电池本身的制造工艺和使用条件等都是影响锂电池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但液态锂离子电池安全性问题的根源仍然是有机液体电解质自身的挥发性和高度的可嫉性。因此。对液态锂电池安全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反应及其热效应方面.这些研究加深了人们对锂离子电池内部所发生的一系列放热反应和嫉烧机理的认识。但要从根本上消除电池的安全隐患.必须消除有机溶剂的可燃性.开发安全性史高或使用根本不嫉烧的电解质体系.特别是对于大型、高功率密度的锂电池而言,过充、短路或其它滥用情况下产生的安全性问题逐渐突出。已成为动力型锂电池大规模应用时必须攻克的难题。

钜大锂电,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