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FC工作电站的早期发展与主要突破
20世纪60年代,美国天然气公司首先对现场燃料电池系统产生兴趣,并进行了为期10年的TARGET (1967一1976, Team to Advance Research for Gas Energy Transformation)项目研究。该项目由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合作进行,总计试验运行了60个容量为12. 5kW的PAFC现场电站。当时的设备寿命短、成本高,更主要的是来自传统的阻力,包括电力公司的反对、阻碍了天然气燃料电池现场电站的起步和发展。这些原因,再加上70年代中期的能源危机及天然气资源将枯竭的预言,使得在当时不可能对现场燃料电池电站作出正确评价。
80年代,约30家世界主要的天然气公司与天然气研究所、美国能源部(DOE)合作进行天然气燃料PAFC商业化计划。为了与TARGET研究相比较,该项计划的燃料电池容量为40kW,由联合技术公司UTC(United Technology Co.)设计。计划的目的是考察天然气燃料PAFC工作电站在居民区、商业及建筑业方面的实用性。共有约40套40kW装置先后在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的二十多处场点试运行。
1985年,UTC与东芝联合组建了国际燃料电池公司IFC(International Full Cell)。这是燃料电池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