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高比能体系负极材料的选择
另外一个典型例子是B电极。虽然B电极的电化学当量仅为0.1359·Ah,几乎只是锂电极的1/2,且电极电势也较负(相对于标准氢电极,酸性溶液中为-0.867V,碱性溶液中为-1.81V)。但由于表面钝化,B电极的电化学反应活性极差,电压效率和反应效率均极低,难以直接用来构建实际电池体系。而Zn电极则与上述情况正好相反。由于Zn的相对原子质量(65)较大,其电化学当量高达1.219·Ah,远高于氢和位于元素周期表左上方的金属元素(如锂、钠、镁、铝等)。从热力学来看,Zn并非理想的负极材料。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依靠其在中性及碱性水溶液中的良好稳定性及高的电化学反应活性、高度反应可逆性以及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等特点,Zn被广泛用作化学电源的负极材料,如Zn/Mn电池、Zn/Ni电池等。考虑到上述影响因素,实际高比能体系负极材料的选择大多集中在Hn及其合金、“及其嵌入化合物、Zn电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