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比能化学电源的研究和开发
自伏打(Volta)于1799年发明电池起至今,化学电池已经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纵观20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尽管一些经典的实用电池体系如铅酸电池(1859年)、干式(1866年)和湿式(1888年)Zn/Mn02电池、Ni/Cd和Ni/Fe电池(1908~1909年)等差不多在100年前就已出现,但化学电源的真正发展却主要集中在近50年。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出现与普及,化学电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时,电子产品的El益小型化、轻量化及功能集成化对电池性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应用要求,推动了化学电源的快速发展。化学电源在此期间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经典的实用电池体系经过应用过程中的数次结构、工艺和材料的改进和提高后,技术性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和提高,从而焕发了新的活力,至今仍在现代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如Ni/Cd电池、Zn/MnO。电池、铅酸电池等,其中,铅酸电池仍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产值最高的电池体系;另一方面,新型电子设备对先进电池的迫切需求,加快了人们对新型高比能化学电源的研究和开发步伐。短短几十年间,相继成功开发出锂/锰和锂/亚硫酰氯电池(70年代)、镍/金属氢化物电池(80年代)、锂离子电池(90年代)等典型高比能电池体系,并实现了商品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