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测量电池具体发热量的电池热效应模型

来源:钜大LARGE    2011-06-27 19:47:00    点击量:235

Cp为电池比热容;G为各种组成材料的比热容;优i为各种组成物质的质量;m为电池质量。对于要求相对较高的情况,以恒定速率加热电池,利用双量热计测量电池比热容。结果发现电池比热容可以近似为温度的线性函数。
对于二维模型,z轴方向可以略去。如文献使用二维模型分析了电池组附加散热装置的效果,文献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的被动散热系统,使用二维模型可以在满足分析要求的前提下达到简化模型的作用。对于圆柱形电池可以在柱坐标系下建立方程,边界条件的建立类似于直角坐标系。
其中如电池平均密度队电池比热容Cs、单位体积发热速率q等参数的确定方法基本相同。电池内部沿r方向、0方向、z方向的热导率kr、Ic0、kz。同样可以采用类似计算电路等效电阻的方法,按照串联、并联方式计算。
目前模型的检验大多采用自动充放电仪器对电池进行操作,在电池内外安装热电偶的方法测量电池的温度分布,检验模型计算结果。这些测量大多限于一些固定位置,不能全面了解电池的热效应行为。电偶沿平行于坐标轴的某一条直线或某一个平面设置,或直接设置在电池的表面,测量温度分布检验模型。许多模型计算结果可以与这种检验方法的实验结果较好地吻合。有些实验开始采用量热计对电池具体发热量进行更精密的测量。Spotnitz等认为发热速率是温度的函数,采用加速量热法对发热速率进行测量。精确测量发热量也可以起到简化方程的作用。另外,也可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对电池热效应模型进行高度精确的数值仿真,并对相关模型进行修正。

钜大锂电,23年专注锂电池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