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在提高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导电性能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其室温电导率通常仍然小于10-3S/cm,为获得满足锂离子电池电导率要求的聚合物电解质,Feullade和Perche在1975年就已研究
2011-06-12 17:02:00 -
聚合物凝胶是物质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状态,既有固体的一些性质,如具有一定的几何外形、一定的强度、弹性和屈服值等;也有液体的某些性质,如离子在凝胶中的扩散速率接近于离子在相应增塑剂中的扩散速
2011-06-12 17:01:00 -
为满足锂离子电池的需要,目前已合成和研究许多可用于电化学装置的中性Lewis酸,一类是吸电子的基团取代了N上氢的线形氮杂醚和对分子有识别能力的环状氮杂醚,这些氮杂化合物具有与C1等形成复合阴离子的
2011-06-12 16:59:00 -
研究者制备了许多碳基材料,包括低温热处理的树脂和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的碳等。这些材料可以通过氧化控制微孔和纳米孔的形成,从而导致电极嵌入锂的能力超过0.600Ah/g,其机理包括锂在纳米孔内表面上的吸
2011-06-11 17:52:00 -
用Lic替代金属锂导致了能量密度的损失,是由于比容量的降低。对于焦炭(x二0.5)为0.186Ah/g,对于石墨(x二1)为0.372Ah/g,而用金属锂为3.86Ah/g。但锂金属基二次电池的循
2011-06-11 17:51:00 -
一个给定碳电极的电化学反应可以通过电池中的锂嵌入过程来评价,用锂金属做对电极,监测碳电极在锂离子嵌入和脱嵌过程中的电势。当电压减小成一系列可分辨的曲线平台,这些平台对应着从';C32到';C12范
2011-06-11 17:50:00 -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锂离子可以可逆地嵌入许多碳材料中。所研究的碳包括天然和人工合成石墨、石油焦炭、炭纤维和中间相碳。根据制备温度和方法的不同,这些碳的结晶度和堆叠有序程度不一样。能够可逆嵌入基体碳
2011-06-11 17:48:00 -
研究发现,改变电解质的组成,可以改变钝化膜的性能,从而使循环行为得到有效改善。因此,研究者尝试去寻找一种优化电解质体系,形成所希望的膜,这种膜应当不透溶剂,对金属稳定,但对锂离子导电。最好的一种电
2011-06-11 17:46:00 -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锂金属的高比容量和电势。但是,由于它的较高的正电性,使其与很多的还原性材料接触时,热力学上不稳定。特别是锂可以与电解质的大部分组分反应形成钝化膜。这种钝化膜的形成虽然保证了一次锂电
2011-06-11 17:45:00 -
由于铅酸或镍镉等水溶液电池的电极活性物质的能量密度的限制,传统电池已不能满足现代电子设备和电动交通运输的要求。虽然镍/金属氢化物电池体系有些进展,性能有了改善,但要想在能最密度上有重大改善,必须发
2011-06-11 1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