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市场大兴价格战!

钜大LARGE  |  点击量:1090次  |  2018年05月16日  

  说起“价格战”这个名词,其实国人并不陌生,尤其是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这20多年时间里,“价格战”的声音时不时会在耳旁响起。今天要说的是我国制造业的一个细分市场——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市场。


  近些年来,“铅酸蓄电池”这个曾屡次见诸媒体的词语,又因为“价格战”而再次频繁现身。一轮接一轮的“价格战”,不仅使得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市场迅速成为我国制造业“价格战”重要的战场之一,而且也在不断堙没其产品的实际价值,不免引人担忧:价格之战何时休?铅蓄电池业将何去何从?


  在正常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价格”往往可以真实反应出附加在商品上的“价值”。而当价格成为市场竞争的一种“武器”时,处于市场中的各个主体,或多或少都会成为这场“战争”的牺牲品。


  在百度百科中,“价格战”被解释为“企业之间通过竞相降低商品的市场价格展开的一种商业竞争行为”,其目的是为了打压竞争对手、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消化库存。而形成这种竞争的市场基础,则是产品的高度同质化。这其实也是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业的一大痛点。


  电动自行车无疑是上个世纪最能解决百姓基本需求的发明之一。正是由于它的出现,因幅员辽阔、交通设施不足而造成的中国百姓出行难题,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而铅酸蓄电池以其性能稳定、价格低廉、能量强劲、安全可靠等优势,一度伴随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


  也正是由于国内庞大的电动自行车市场和电动自行车产品相对简单的结构和工艺,近20年间,市场上涌现出众多的难以统计的电动自行车品牌,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企业也相伴相生,除了正规大企业之外,各种无名小作坊遍地开花(行业整治后有所减少)。但行业繁盛的背后,却是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产品的同质化程度严重,产品附加值极低,市面上销售的铅酸蓄电池产品除了极个别品种外,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很多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哪种蓄电池,到头来受损的是消费者和行业自身。


  当一个市场足够大时,任何人都能够分得一份“蛋糕”。然而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共享出行等理念的出现,以及公共交通网络的逐步健全,百姓的出行选择日趋多样化,电动自行车已经不再是国人们出行的首要选择;同时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续航、重量、环保性的需求日益苛刻,锂电池因其成本的不断下降开始闪亮“入场”,铅酸蓄电池也不再是电动自行车动力的唯一选择。


  应用市场的收缩,让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很不舒服”,但又“很无奈”。昔日曾让企业快速投产、迅速占领市场的简单工艺和低技术水平,转变成为现在阻碍企业分割市场的“绊脚石”,而电池产品的低附加值、行业创新技术的匮乏,也注定了要想抢夺市场,价格似乎成了企业可选的唯一“武器”。


  有资料显示,从2012年开始,几乎每隔1-2年,媒体上就会出现一次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价格战”的新闻。而造成每轮“价格战”的主要原因虽不尽相同,但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1.抢占市场


  一个行业的市场有限,行业企业的发展规模也有限。当参与分“蛋糕”的人多了,每个人手里能分得的“蛋糕”必然会减少。而恰好电动自行车铅酸蓄电池企业的产品结构雷同,技术附加值低,产品缺乏创新,产品缺乏差异性。为了抢占市场,只能靠“价格战”了。


  曾有分析人士指出,近期“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其中既有抢夺市场的味道,也有打压竞争对手的成分。在“现金为王”的电动自行车铅蓄电池领域,通过低价策略快速回笼资金,即可在少量亏损的情况下,得到大块的市场。相比而言,这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2.成本效益


  规模化经济带来行业成本的降低,成本下降自然会带动价格下跌,而对于具有成本优势的企业来说,“价格战”其实是自己突出优势的体现。


  3.产能过剩


  这似乎是电动自行车铅酸蓄电池业的“老生常谈”。充分发展的市场,一旦再增加新的投入,势必会造成产能过剩,而电动自行车铅蓄电池行业的产能,从行业鼎盛时期开始,几乎都处于饱和状态。一旦生产能力过剩,库存积压,就一定会形成新一轮的“价格战”。


  一位自称是电池业某龙头企业生产基地负责人的网友发帖表示:“价格战一直在打,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产能过剩。之前电池价格一直涨涨涨的时候,钱太好赚,所以就扩能扩能扩能,然后发现产能过剩了,就一直打价格战来占住市场,于是一直跌跌跌。”


  全球的电动自行车电池市场几乎都集中在国内,而环保整治将非法企业产能清除,为了弥补这部分产能空缺,大企业开始产能扩张,最终只有通过“价格战”才能消化。而“价格战”也由此成了行业洗牌的“提速剂”。


  4.生产成本上涨


  大宗商品的价格,除了受应用市场影响,一定程度上也与政治因素有关。近几年来,受国际局势动荡、国内环保整治和应用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原材料铅的价格始终处于动荡下滑的局面,电池制造企业在原材料方面的成本有所降低。然而国内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政策,让企业在控制污染方面所进行的环保投入日益增加,同时人力、物力等其他成本也逐年上涨,以及铅蓄电池消费税的征收等,累加这些因素,造成电池制造企业的整体成本上涨,企业利润相应下降。为获得更大利润空间,一些企业往往采取“价格战”,通过低价销售在短时间内获取利润,回笼资金。


  而以超威、天能两大行业巨头为主角掀起的“价格战”,也将直接影响电动自行车铅蓄电池整个行业的“何去何从”。


  除了具有成本优势的大企业,在发动价格战时将缺乏竞争优势的小企业淘汰出局外,在由其他原因导致的“价格战”中,几乎没有赢家。


  在电动自行车铅蓄电池行业“价格战”中,首先受损的是位于渠道上的经销商。在电动自行车铅蓄电池行业,通常实行“先打款后结算”的模式,“价格战”让经销商为了回款,付出的附加销售成本越来越高,最终往往是经销商“难以承受”。曾有网友称,在2015年的“价格战”中,有经销商就曾挂出:“秒杀!为回馈新老客户亏本送福利啦!xxx系列(电池)以旧换新惊爆价,不要299,也不要199,只要149元,抢到就是赚到,数量有限,换完即止!”这样的广告内容,由此也可以想象当时“价格战”的惨烈程度。


  而近几个月来,铅酸蓄电池业的“价格战”烽烟再起,似乎有越演越烈之势,不免令人担忧。


  经过市场调研,笔者发现48V12Ah的电动自行车铅蓄电池,每组价格从2017年的390元降到了2018年年初的340元,而目前已经跌到280元,降幅达到28.2%;而48V20Ah的电池,从2017年的600元,到2018年年初的540元,现在已经跌破480元,降幅达20%。降幅如此之大,速度如此之快,让已囤货的经销商不得不亏本销售,而对于后面的销售又“不敢再屯”。由此可见,此轮“价格战”的惨烈程度相比前几次并未减弱。


  当“价格战”成为一种市场常态后,本应刺激市场正常发展的“价格机制”完全失效,市场上恶性竞争横行,同样会导致整个行业生态被破坏,行业丧失健康发展的“土壤”。有业内人士指出,前几年爆发的铅蓄电池“价格战”,如果不是行业龙头企业后来主动涨价,电池和电动自行车产业都可能遭受毁灭性打击。


  而看似在“价格战”中受益的消费者,其实也是“价格战”的受害者。低价竞争往往会导致部分产品以次充好,而销售价格的频繁变动,也让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丧失了应有的信赖,特别是在当前出行替代产品层出不穷的背景下,“价格战”很可能会让消费者慢慢放弃电动自行车,从而造成行业市场的逐步萎缩。


  作为市场的产物,“价格战”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它也是促进市场、促进行业发展的一种手段。然而在电动自行车铅蓄电池行业中,“价格战”似乎已经失去其“调节能力”,成为将行业拉进恶性竞争泥沼的“黑手”。电动自行车铅蓄电池价格战曾屡遭业内专家、企业负责人、经销商,甚至消费者诟病,那么又该如何来解决这一行业“顽疾”呢?


  首先行业龙头企业不应恶意掀起“价格战”,要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并用市场“优胜劣汰”的手段淘汰落后小企业,达到净化行业的目的。


  其次,行业企业要不断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产品附加值方面加大力度,提高产品差异化,抵抗“价格战”风险。如通过差异化产品和技术,进入细分目标市场,梳理企业核心竞争力;实施差异化经营,通过自身产品、服务等特色吸引消费者,赢得市场;提升服务品质,通过高品质服务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差异化的竞争,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新市场,也可以使企业的竞争更加游刃有余。


  同时,业内企业可以发起建立行业价格战略联盟,通过联盟企业广泛认可的价格约束机制,约束产品定价,抵制业内不健康的、甚至是恶意的“价格战”。


  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护中间商权益,保护行业健康发展,这不仅是电动自行车铅蓄电池领军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同样也是众多行业企业共同的责任。在“价格战”日益激烈的今天,全行业应携起手来,共同维护电动自行车铅蓄电池市场的公平秩序,才能推动电动自行车铅蓄电池业的健康发展。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