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A股创业板进入宁德时代?

钜大LARGE  |  点击量:1153次  |  2018年05月06日  

  2018年3月12日,宁德时代更新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说明书,公司拟发行2.17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0%,募资金额为131.2亿元。


  据此推算,宁德时代IPO估值超过1300亿元。按惯例上市当天涨44%,市值超过1800亿。再享受若干个涨停板,市值将突破3000亿,成为创业板之最。


  煞风景的是,就在宁德时代即将IPO之时,全球动力电池销量排名第四的沃特玛的母公司坚瑞沃能(300116.SZ)因债务违约,21个银行账户被冻结。董事长郭鸿宝亦因质押股票有可能违约面临失去实际控制人地位的风险。


  宁德时代凭什么迅速成为创业板之王?是否面临与沃特玛同样的风险?


  凭新能源概念和硬邦邦的业绩“封王”


  2017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162.1万辆,中国占比达48%。预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总销量达600万辆,如中国占一半的话,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将达300万辆。未来五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31%。


  2017年,全球汽车动力锂电池产量69GWh,中国44.5GWh、占比占比64.5%。预计2022年,动力锂电池需求超过325GWh,假如中国占六成,动力电池销量将达195GWh。未来五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34.4%。


  预计燃油汽车“大限”在2050年前后。听起来似乎遥远,但对沧海桑田的变迁来讲只是弹指一挥间。


  2017年,中国汽车销量逾2900万。想想30年后每年要卖3000万辆电动车,2017只有78万辆,天花板很高、很远。


  宁德时代成为创业板市值最高的个股,首先是因为新能源汽车有广阔的前景。


  通常情况下,潜力股与绩优股不可兼得:赚大钱的企业看似没多少成长空间,前途无量的企业眼下利润少得可怜。宁德时代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不是光有概念,还真金白银地获得200亿销售收入,毛利润率、净利润率分别达到36%和21%。


  1)神奇的“冷启动”


  曾毓群出生于1968年,中科院物理所博士。1999年与梁少康、陈棠华等人组建了新能源科技公司。


  2011年12月,曾毓群二次创业,与黄世霖等人创立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次年10月增资到2亿元。


  2013年起,成立不满两年的宁德时代先后参与承担了来自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的7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开发、锂离子动力电池数字化车间建设、1.8亿Wh锂离子动力产装备示范、新一代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技术开发等项目。


  越过无数科研院所和央企,新兴民营企业在短时间内拿到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宁德时代的政府公关能力令人印象深刻。


  凭着与拿下国家级项目“一脉相承”的能力,宁德时代先后斩获宇通集团、上汽集团、北汽集团、吉利集团、福汽集团、中车集团、东风集团、长安集团的动力电池订单。


  众所周知,特斯拉用的是松下电池、比亚迪自己研发动力电池。按理说,宁德时代技术再牛也要经过相当数量的用户验证,这需要时间。但上汽、北汽、东风、长安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一家刚刚成立的公司提供电动汽车核心部件。


  除了公关能力,宁德时代能够“冷启动”是因为众多汽车厂商争相推出电动车,但日本电池太贵,国产货相对便宜但产能不足,加之比亚迪只给自家电动车配套。于是,宁德抓住了时代机遇。


  2)有技术含量但并非神乎其技


  宁德时代主要产品是动力电池,工艺并不复杂:把浆料分别涂覆在铝箔和铜箔表面做正负极;用隔膜将极片分隔,卷绕成卷芯;经过测试、焊接、包聚酯薄膜后,装入金属外壳制成电芯;再将电芯组成模组、模组制成电池包。


  制造动力电池的所有材料都是外购的。2017年,宁德时代从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达33.7亿。


  五大供应商中,深圳科达利提供铝制电池外壳、格格林美提供四氧化三钴等原料、振华新材提供正极材料、GlencoreInternationalAG提供另一种正极材料(粗制氢氧化钴)、无锡先导提供圈绕机和分条机。


  此外,宁波杉杉提供石墨(负极材料)、张家港市国泰华荣提供电解液、青海泰丰先行提供磷酸铁锂。


  中兴被“断粮”让国人意识到中国制造的短板。芯片工艺已进入纳米级,接近分子大小,动力电池制造工艺总体上算是毫米级。最精密的环节是涂布,精度达到微米级,对电池性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宁德时代有25台“涂膜机”(均价1744万元/台),此外还有十项实用新型专利(如“涂布机构”“涂布烘箱”“涂布装置”等)。


  总之,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生产有一定技术含量但并没有达到神乎其技的地步。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