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世界上是怎样的水平?

钜大LARGE  |  点击量:1004次  |  2018年09月16日  

虽然不能说电动汽车就是新能源车的未来,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作为以节能减排为首要条件的新能源车,我们车企能够拿出来的只有纯电或者插电汽车了。这不仅仅是中国,其实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动汽车已经成为全球车厂重点研发的课题,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制定或者已经制定了传统燃油车的退市时间节点,为电动汽车全面替代燃油车做好了准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电动汽车的竞争将会愈加激烈,中国汽车品牌想要谋求发展必须在全球电动车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并且占据领先地位,那么如今中国的电动汽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究竟怎么样?


近日由罗兰贝格汽车行业中心和亚琛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发展指数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出炉,其中通过量化相关指标,建立技术、行业和市场三大维度的计算模型,每个指标的评分范围为0~5分,分析了全球电动汽车的发展,评价对象为全球七个主要汽车大国: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意大利和法国。在这份报告中的中国电动汽车究竟表现如何?


行业和市场是否具备优势?


《报告》中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在经过多年的发展滞后,在电动汽车的发展指数中仍然处于行业领地地位,而且最大的优势就是来源于行业和市场。在市场层面,2017年我国领先于其他国家,位居第一;而今年这样的排名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从目前中国汽车市场来看,以电动、插电混动为主的新能源车实现了产销全面突破。仅仅8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9万辆,其中纯电动乘用车6.2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2.8万辆;新能源商用车的销量为1.1万辆,其中纯电动商用车1.1万辆。


而且截止到今年8月为止,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了60.7万辆和60.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5.4%和88%。其中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5.5万辆和44.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0.2%和71.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3万辆和15.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4.2%和159.7%。仅仅今年8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9万辆,其中纯电动乘用车6.2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2.8万辆;新能源商用车的销量为1.1万辆,其中纯电动商用车1.1万辆。


这样的成绩即使在国际上也是属于表现杰出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在中国销售的新能源车都是自主品牌,就以比亚迪为例,,8月新能源汽车销售2.18万辆,本年累计销量11.55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8月销售2.09万辆,本年累计销售11.03万辆;新能源商用车8月销售993辆,本年累计销售5,197辆。另外类似江淮、长安、北汽、上汽、吉利和广汽等国内知名汽车制造厂商都加大了对新能源车的研发力度,不管是从车型数量上还是终端销量上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牢牢占据了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主动性。


同时,除了传统车企以外,以生产电动汽车为主的造车新势力异军突起,也为中国新能源车加大市场占比起到决定性作用。


技术方面中国电动车排名如何?


根据常规的思维,汽车市场占有率的关键除了产能以外还有技术,而技术恰恰也是汽车发展的核心,正所谓得技术者得天下,这不仅在传统汽车范畴内可以奉为真理,在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范畴内亦是如此,而技术范畴也是《报告》中最为重要的一点,那我们中国的电动汽车技术排名又是如何呢?


《报告》中指出目前电动车技术方面法国排名第一,这是因为法国这两年在小型电动车方面投入很大,技术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而一直以严谨的汽车工艺闻名于世的德国电动汽车技术排名第二。值得注意的是韩国这两年由于电池技术的突破,已经超过日本排名第三。而我们最关注的中国,对不起排名仅高于意大利,排名倒数第二。


取得这样的排名的关键因素还是在于我国电动车领域核心技术存在不足,而这个核心技术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三电技术。所谓“三电”指的是电池、电机和电控,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电池技术。


业内专家也承认,目前我国的电池技术是制约中国电动车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拿蔚来来说,昨天虽然创始人在纳斯达克敲钟,但是蔚来的电池并非自己生产而且是采购自三星,而且在众多使用自我研发的电池技术的自主品牌中,可能也只有比亚迪能够占据一定的优势。


其次在电机和电控方面,虽然有专家认为我国的差距正在和国际水平进一步缩小,但在实际运用中很多国产品牌纯电动车多少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博瑞GE的单电机在行驶过程中不能充电,也就是说能量回收其实有技术壁垒的,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这种情况在很多自主品牌插电混动车型中也出现过,比如笔者试驾过的上汽名爵MG6插电混动上面,在行驶过程中虽然可以充电,但是速度很慢,基本上起不到作用。


由此可见我们必须要认清形势,那就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较短,不仅仅是在传统汽油车方面,即使是在新能源车方面也需要追赶国际的先进水平,尽快做到提升。


行业和市场排名第一,而技术则在倒数第二,想到当年一些业内专家提出的“我国电动车和海外同步发展,有望实现弯道超车”这样的言论实在是打脸,但是我们也不禁思考……


我们的行业和市场是如何取得第一的?


个人认为,我国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之所以能够在国内销量如此出色,关键在于政策和国内的产品保护。从目前的市场来看,低价位且能够享受新能源政策补贴的新能源车大部分都是自主品牌,而合资进口品牌主要则是在高端市场发力,而前者则是真正走量的群体,消费者在选择余地上面临着只能选择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境地。


而且虽然这两年有少量的合资品牌新能源车在售,也能享受相关政策,但是国家给出的限制也比较大,比如说北上广等牌照受限的地区发放的免费牌照合资品牌能够拿到的不多,同时合资品牌也严格的按照“一车一桩”的推广模式,而很多自主品牌不仅拿到的牌照数量较多,而且很多插电混动并没有完全实现“一车一桩”的模式,也就是说很多自主品牌的插电混动车型在日常使用中和普通燃油车没有太大的区别。


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国插电混动汽车在开发上对于电机的能量回收并没有太大的重视,因为他们知道消费者把车买回去基本上是不会使用到电机驱动,而是纯粹使用燃油,这也给我们的技术突破形成了障碍。


综合来看目前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市场和行业的全球占有率第一是基于国家的保护政策和庞大的市场基数得来的,可以说在没有技术支撑的条件下,获得这样的成绩和泡沫化没有太大区别,这也是要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并且需要为之改进。


结语:


《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发展指数研究报告》总体来看还是相当客观、科学的,中国电动汽车如果想要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技术方面势必要继续加强,才能真正的和国际先进车企竞争。而随着中国新能源车保护政策逐渐取消,真正的肉搏战即将开始,届时没有政策保护而且技术又落后的自主品牌新能源车能不能继续像今天这样占据主动呢?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