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动力锂电池提质降本到底靠什么?

钜大LARGE  |  点击量:849次  |  2021年11月26日  

受益于政府补贴措施鼓励及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逐步成熟,我国动力锂离子电池行业正从导入期过渡到高速成长期。与此同时,随着政策管控日趋严格,动力锂离子电池行业将进入新一轮的淘汰赛,一些无法满足市场要求的电池公司将被淘汰出局。


自2017开年以来,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扩大产量规模、产品上通告推荐目录、降低制造成本等已经成为了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的重点工作。尽管各电池公司都在想办法通过各种方式提质降本,然而在上游原材料涨价和下游整车公司压价的双重压力之下,电池公司依然苦不堪言,公司利润遭到大幅挤压甚至出现亏损,因而发出了恳请上下游“高抬贵手”的呐喊声。


客观来看,动力锂离子电池要实现提质降本的要求绝非单靠电池公司能够完成,而是要整个锂电产业链的互相配合。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逐步回暖,锂电产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市场上升。


在此背景下,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及其上游供应商在迎来庞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对着残酷的生存挑战。作为供应链资源与资本整合领先者,高工锂电发起2017年“锂电供应链好产品全国巡回调研活动”,此次活动覆盖华南、华东、华北三大地区,深度调研超过60家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就公司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动力锂离子电池提质降本、智能制造、商业模式和风险管控等话题展开了深度探讨。


中小电池公司生存压力剧增


受去年补贴政策调整和推荐车型目录重审、上游钴镍原材料价格暴涨等因素影响、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量双双下降,进而直接影响到了整个锂电产业链,其中,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受到了直接冲击。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三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5.8万辆和5.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7.7%和4.7%。而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也显示,2017Q1锂离子电池产量13.2GWh,同比下降3%,环比下降26.3%,其中动力锂离子电池产量为6.42GWh,同比下降14.4%。


高工锂电网在巡回调研中了解到,受各种因素影响,除少数几家公司顺利签订大额采购订单之外,绝大多数动力锂离子电池都处于改造产线、提升能量密度、送样检测过强检等状态之中,一季度订单量和出货量开局低迷。


业内人士认为,在补贴退坡、价格下降、市场竞争加剧的压力之下,电池公司毛利率和净利润大幅下降已经不可防止。更关键的是,整车公司都倾向于选择在技术实力、产量规模、产品性能和价格等方面更加有优势的大中型电池公司为战略供应商,导致动力锂离子电池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行业洗牌加剧,中小型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的生存压力骤增。


事实上,中小型电池公司的生存压力在市场上的表现得更为明显。


当大批电池公司的产量和订单量普遍低迷之时,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沃特玛、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北京国能、孚能科技等大型电池公司却已经开启了疯狂接单模式,巨额订单拉动公司电池出货量大增,为公司全年业绩大幅上升供应了保障。在进一步提升了这些公司的市场份额的同时也挤压了中小电池公司的市场空间。


例如,2017年至今沃特玛先后与大运汽车、东风、湖北新楚风、申龙客车、中通客车、江风特汽、唐骏欧铃、世纪中远等车企签订动力锂离子电池采购订单,电池销售订单已超过102亿元;国轩高科先后分别与中通客车和北汽新能源签订了价值13.29亿元和18.75亿元的动力锂离子电池采购订单等。


齐头并进降低电池价格


假如说生存压力是大批中小型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面对的重要压力,那降成本就是所有电池公司无法回避的难点。


一方面,上游钴、镍、铜等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直接导致电池公司制造成本快速新增;另一方面,按照新版补贴政策,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相比2016年综合下降了40%,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又遭遇了来自整车公司要求降价30%-40%的强势施压。


显而易见,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已经陷入了“两头挤压”的发展困境,并将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这种现状。


“在未来的降成本方面,制造端的降成本将是重要方式。”高工产业研究院院长罗焕塔在由北京国能电池承办的“2017高工锂电供应链好产品巡回”华北站沙龙上指出,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通过降低材料采购价格实现降成本的空间比较小,更重要是要回归到动力锂离子电池制造本身,通过提升制造效率和工艺、提升良品率等方式降低制造成本。


高工锂电网也在巡回中了解到,目前动力锂离子电池公司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基本上也没有太大的主动权。


其中,大型电池公司凭借产量规模优势和强烈的采购需求,通过与材料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的模式,提前锁定材料价格和稳定供货量,从而对公司的影响较小。而大批中小公司则在采购原材料方面非常被动,不仅要全款采购且面对价格经常波动,给公司出现了巨大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电池公司可以通过自建材料实现自给自足的方式降低材料成本,但依然无法摆脱前端材料前驱体价格暴涨对电池成本上涨的影响。


“国轩在原材料供应方面相比其它公司的协调性和一致性较好,但前驱体的涨价直接导致原材料涨价,这对国轩而言也是不可防止的压力。”国轩高科工程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杨续来如是说。


“尽管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很重要,但是降成本并不是首要考虑因素。国能电池首先考虑的还是电池的安全性,以及性能的优越性,其次才是成本问题。”国能电池吴丛笑博士认为,压缩原材料供应商的利润来成就电池公司的成功并不能长久,对国能而言提升能量密度在降成本方面更加有效。因此国能的想法是希望和材料公司合作找到提升能量密度的新材料,而不是单纯降低材料价格。


目前,国能已经建立了智能制造研发中心和新型电池研发中心,全面应对未来国际化的市场需求。同时通过提升工艺设计、智能制造等方式降低成本。


国能电池副总经理张景舒表示,国能目前已将软包磷酸铁锂单体能量密度提高到160wh/kg,系统能量密度也已经突破125wh/kg。预计今年年底,国能电池将推出单体比能量180wh/kg的磷酸铁锂离子电池,三元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将突破240wh/kg。公司将通过提升能量密度和完善供应链管理等方式持续优化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目前公司产量处于满产状态,截至目前已签订单金额超过10亿元。


除此之外,扩大产量规模效应、加强供应链协作管理和内部管控、布局梯次利用和废旧电池回收等方式也是降低动力锂离子电池成本的有效方式。


高工锂电网调研了解到,目前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包平均价格在1.8-1.9元/wh左右,三元电池包平均价格在1.6-1.7元/wh左右,预计到下半年仍会有所下降。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