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应对碳酸锂市场波动的核心是争夺定价权

钜大LARGE  |  点击量:836次  |  2018年07月20日  

经历了持续上涨后,碳酸锂价格回落态势初显。上游锂电产能无法满足,导致动力锂电产品涨价,而上游原材料的短缺及产能释放不及时,会将成本转嫁到锂电产品本身。《电池中国》网认为,面对锂电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企业应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依赖资源优势对国际市场产生影响,争夺市场定价权。投资者不必在意产品价格的短期波动,要看重公司内在价值和创新成长潜力。


锂价经过迅速上涨之后,因《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政策出台及新能源汽车地方补贴延迟落地,迎来回调。前期原材料持续高烧不退,部分下游厂商减产观望,短期锂价稳中有降。


碳酸锂价格波幅显著供需失衡系主因


事实上,碳酸锂价格疯涨的背后与新能源汽车增量需求有直接关系。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增量生产,带动了电池级碳酸锂等高品质产品的供给趋紧和价格的持续上涨。


业内专家认为,市场上碳酸锂价格上涨直接原因是供求失衡。下游企业扩充的产能去年底陆续放量,加之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的预期变化,都在抓紧时间投放产品、占领市场,导致对原材料的需求达到近年来的峰值,几乎是在透支原料。同时,冬季盐湖停产、新增的碳酸锂项目未能按时达产,又导致短时间内并没有实质性的供应增量。


在锂矿供应持续偏紧的情况下,我国进口需求却源源不断,推升锂现货价格持续上涨。来自电动汽车公司的长期需求,也是推动锂价大涨的主要因素之一。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在内华达州建立的超级锂离子电池工厂,5年内将达到年产50万辆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生产规模。


历史上碳酸锂供应充足甚至过剩,锂电材料行业在扩产时很少甚至从不评估碳酸锂供应的影响,短期内碳酸锂大幅扩产是否可能,更不在考虑范围内,导致市场需求集中释放时供给端吃紧。


存在可观的利润空间吸引企业大胆增资


锂行业是资源依托型行业,全球锂矿供应由几大巨头控制。目前国内大部分锂矿由国外进口,其资源的依赖性使得中游锂盐产出乏力,刺激锂盐价格上涨。


由于供需平衡结构的不断偏离,国内锂盐价格仍有上涨空间,碳酸锂价格的上涨引发投资者对相关公司的关注。


产能方面,目前合肥国轩材料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为年产8000吨,计划2016年年底产能达到年产10000吨的生产规模。赣锋锂业万吨锂盐项目设计新增碳酸锂产能6000吨/年,2016年投产。江特电机正加快年产6000吨生产线建设,完成后,公司碳酸锂产能将达到8000吨/年。


天齐锂业则称,前4个月公司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稳步上扬,目前公司射洪基地碳酸锂满负荷生产。总而言之,碳酸锂产能在逐步释放,现阶段厂家订单均排期较长,现货供应较紧张。下游的电池厂家也在密切关注后期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备货需求与此息息相关。


斯太尔在青海的碳酸锂项目目前已经能小批量生产,斯太尔动力投资有限公司对青海恒信融锂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推进年产1.8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建设;经过多年研发摸索后,盐湖股份的子公司蓝科锂业产能将迎来爆发性增长,公司今年有望生产碳酸锂4000吨。蓝科锂业计划到2017年年底扩产3万吨,总产能达到4万吨,届时其碳酸锂产能将位居世界之首。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落地以及三元电池应用放开,将会快速刺激碳酸锂需求。2016年全球碳酸锂需求将达21万吨,同时测算得到总供应量为20.98万吨,供需基本平衡,碳酸锂价格未来将维持平稳或上涨。


传导式影响开始显现波及到产业链上下游


碳酸锂价格的大幅上涨,毫无疑问,对中游产业(正极材料和电解液)的影响大于下游。


锂离子电池的原材料一般分为四个部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正极材料和电解液厂商在整个锂电产业链中地位极其相似,都是产能过剩或弹性生产,本身并不存在绝对的技术瓶颈和产能瓶颈。


业内专家认为,竞争格局决定了各产业的议价能力,决定了生存空间,即使在整个产业蓬勃发展期。


数据显示,正极材料价格呈上升趋势,截至2015年年底,国产磷酸铁锂报价16.5万元/吨,上年同期15万元/吨;国产NCM三元材料12.5万元/吨,上年同期12万元/吨。


可以看出,在2015年,碳酸锂年初至年底上涨148%,磷酸铁锂成本被动上升20%,价格上涨10%,正极材料厂商向下游转移成本的能力并不强。


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的“血液”,由高纯度有机溶剂、电解质、添加剂等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置而成。六氟磷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是近中期不可替代的,占电解液的总成本不断提升,其成本上升主要受氟化锂的带动,氟化锂的主要原材料是碳酸锂或氢氧化锂。


六氟磷酸锂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上涨,2015年年初只有8.5万/吨,12月初则报价20万/吨,年底已达到26万/吨(2016年2月已报价30-40万元/吨)。理论上,1吨六氟磷酸锂需要约0.24吨碳酸锂。碳酸锂从2015年年初至今15万元/吨,涨价107900元/吨,对应六氟磷酸锂的成本增长25896元/吨。实际单耗略高,大约1吨六氟磷酸锂需要约0.33吨碳酸锂,那么造成的成本增加在35607元/吨左右。而同期,六氟磷酸锂售价上涨了17.5万/吨,显然供需关系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不是被动的成本推动。


1吨电解液制备大约需要0.12-0.15吨六氟磷酸锂。取中间值计算,六氟磷酸锂2015年上涨17.5万/吨,对应电解液成本增加2.36万元/吨。同期电解液价格仅上涨10%-20%,成本尚未能向下游传递,毛利率快速下滑。


业内专家预计,六氟磷酸锂由于产量扩张慢于需求增长,因此价格仍将继续上涨,毛利率将进一步提升,毕竟碳酸锂涨价和单耗对其成本提升作用远低于出厂价的涨幅。


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六氟磷酸锂需求9800吨,同比增长超过45%,预计2016年需求将超过1.3万吨,导致各大企业都在加速产能扩建。


抑制价格暴涨暴跌引导其回归理性增长水平


锂电行业不希望看到产品价格暴涨暴跌,而是上下游都能够获得合理的利润。不是为了短期的暴利,而是营造持续、可发展、健康的行业生态。


国轩高科总裁方建华表示,2016年上半年材料涨价的趋势可能还将持续,但会进入一个平台期,随着产能的逐渐释放和政府接下来对异常情况的调查干预,下半年这些暴涨的材料价格将会逐渐回落到理性的水平。


目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上涨过快,锂盐生产企业有些担心影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但从中长期来看,锂行业基本面在未来几年持续向好是比较确定的。在供需偏紧局面将维持的背景下,未来几年碳酸锂价格仍具备上涨空间。


也有不少人认为,碳酸锂价格的暴涨暴跌对行业发展不利。我国锂资源储量约占全球17%,以盐湖资源为主,但受自然条件、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稳定性等等因素的影响,开发进程缓慢。在全球锂资源供应市场,三大锂盐产品生产商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对于快速增加的国内需求,近年来一直依赖于从海外进口碳酸锂。


自2003年开始,随着锂电池应用带动碳酸锂需求大幅增长,在此期间由于盐湖项目从规划到投产需较长时间,且碳酸锂仅为其副产品,不能及时进行产能扩张,矿石提锂企业重新回归,且价格进入上行通道;2009-2014年由于行业无序竞争情况严重,碳酸锂价格普遍较低,碳酸锂生产企业普遍微利或亏损。


整个锂盐行业应保持清醒,目前我国锂电行业的整体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是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厂商之间无序竞争、上游资源开发进程缓慢等情况普遍存在,在此情况下,价格的持续上行导致国内与国际产品价格差异拉大,不排除国外产品大规模低价进入国内市场的可能。


目前国际上盐湖厂商正在实施或计划实施的扩产规模不容小觑,我国锂盐行业如何面对国外产品的竞争,分享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的红利,值得行业冷静思考。


引进吸收再创新争夺碳酸锂定价权


国外厂商说涨就涨,碳酸锂的定价权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关键材料的定价权掌握在别人手中,从锂矿到下游的电池全产业链将来都会很被动,我国锂电产业要发展得更好,必须掌握定价权。


产品涨价只能是短期利好,而长期发展,从估值的角度看,相关公司的市盈率可谓高处不胜寒,碳酸锂板块公司普遍百倍的市盈率,投资的风险可能非常大。


碳酸锂板块市盈率高更重要的原因是其资源属性。资源公司即使没有生产、净利润为负,只要拥有大量可开采的资源,也具有非常大的投资价值。


随着开采行为对资源的消耗,公司拥有的资源量会出现下降,其价值会受到负面影响,最终甚至要外购矿产资源。在看到涨价的同时,还应当看到公司拥有的资源量的多少。


其实,国内并不乏锂矿资源,碳酸锂产业要发展得更好,必须掌握定价权。如果关键环节的定价权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从锂矿到下游的电池全产业链将来都会很被动。


随着碳酸锂提取技术的进步,国内企业对国际碳酸锂市场的影响力不断增大,但是国内对于矿产资源的深加工水平与外国巨头相比还有差距。尽管国内有着丰富的锂资源,但是随着需求的增长,金属锂需要进口的量也在不断增长,坐拥“金矿”却缺乏“掘金”的本领。


从长远看,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将继续提升,并依赖资源优势,对国际市场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相关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尽快提升技术水平,缩短差距甚至在某个方面成为世界领先。只有这样,投资者才不会那么在意产品价格的短期波动,而是更看重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创新带来的成长潜力。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