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18650 3500
无磁低温18650 2200
过针刺低温18650 2200
低温磷酸3.2V 20Ah
21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新能源动力电池汽车市场三大主流趋势分析 未来竞争的焦点是什么

钜大LARGE  |  点击量:978次  |  2020年07月15日  

2018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带动电池装机量大增,新能源乘用车单位用户向私人用户转变,消费区域正在由限购城市向非限购城市扩展


2018年伊始,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由于补贴政策的过渡期调整,导致上半年一直到六月十二日之前整体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电池存在抢装的情况下表现良好。


首先是一线城市的限购导致新能源汽车成为意向购买用户的首选,免费上牌,免购置税等吸引了很大一部分用户群;同时,公共交通的推广加上环保意识的加强,很大一部分城市开始推行新能源客车为公共交通运输工具。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趋于高端化,科技感、舒适性、便捷性等优势,已成功进入大众的视野,整体竞争力逐步增强,从而带动了新能源汽车的上升。


2018年上半年国内共生产新能源汽车38.1万辆,同比上升106.6%,其中纯电动汽车28.5万辆,同比上升87.5%;混动9.5万辆,同比上升196.9%。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增带动了电池装机量的上升,2018年上半年,国内动力锂电池装机15.5GWh,同比上升167.1%,其中纯电动类装机量达到14.15GWh,同比上升87.2%;混动类装机量达到1.4GWh,同比上升156.9%。


图表1:2018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及动力锂电池同比增幅(单位:%)


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的两大变化,给予了行业信心。变化之一是新能源乘用车销售对象正在由单位用户向私人用户转变——2015年,私人购买比例仅为42.6%,2018年前七月则提升至72.1%;另一个变化是消费区域正在由限购城市向非限购城市扩展——2015年限购城市新能源乘用车销售占比达69.6%,2018年前七月,限购城市销售占比已缩小至42.6%。


图表2:新能源乘用车所有权分布变化(单位:%)


图表3:私人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城市分布(限购/非限购)


新能源汽车推广将迎来过渡阶段,产业基础待完善,未来竞争焦点为网联化和智能化


2021-2025年,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补贴退出,“双积分“政策接档,牌照路权政策将持续执行。此外,续航里程、电池成本、充电设施等消费者痛点将有明显改善。2025年以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长期优势将凸显出来,电池技术的突破将弥补新能源汽车短板,而在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将继续保持。


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在蓬勃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新能源产业基础还不牢固,动力锂电池综合性能仍需提升,从资源开发到回收利用等全产业链的发展还不够平衡,安全问题也做的不够完善。近日,在“2018第二届全球未来出行大会”上,工信部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图表4:工信部表示关于新能源汽车工作规划四项要点


分析认为,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三大主流趋势。


汽车的电动化在向深度发展。历届的工业革命都是由能源、通讯、交通三者的颠覆性技术率先突破而引发的。这次不同的是汽车动力技术电动化的进程,不是基于技术本身的正向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拉动,而是出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紧迫性和对持续发展的担忧,使诸多国家政府不断出手干预,成为汽车动力技术电动化的第一推动力。政府不仅制定政策,鼓励公司发展新能源汽车,而且纷纷制定甚至看起来很激进的禁售传统燃油车的时间表,以此来改变厂家和消费者的预期。


在我国宣布2020年执行双积分政策之后,2017年十一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一个新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到2025年新的汽车每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要再减少15%,2030年再减少30%。按照法规,2021年新车的碳排放降低到95克/公里,届时每公里超1克要罚款95欧元,这可谓是全球最严的排放法规,目的就在于倒逼汽车动力技术的电动化。


迎接大浪淘沙的竞争形势。我国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已经1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接下来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是2020年双积分政策执行、政府补贴终止,届时造车新势力已经大举进入,外资公司和合资公司也纷纷发力,消费者买车的时候已经排除了政府补贴因素的影响。纯电动、增程式、混合动力和燃油车将同台较量,产品的品质、品位、品牌和价格等市场因素将决定消费者的取舍,形成非常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间的差距将拉大,缺乏竞争力的公司将被边缘化,并购、重组的势力将会新增。第二个节点,到2025年,电动汽车的性价比将达到或超过燃油汽车,市场的力量将推动消费转型,向电动化倾斜,燃油车与电动汽车此时将此消彼涨,传统车面对更大的压力。


未来竞争的焦点是电动汽车的网联化和智能化。新能源汽车颠覆传统燃油车,是与绿色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更好的对接。政府和公司关注的电池续航里程、充电桩等只是整个过程的一个序幕,而未来竞争聚焦的就是信息化、网联化、智能化,最终实现无人驾驶,给人以全新的体验。智能网联方面,国家发改委今年初公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指出,到2020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将超过50%。普华永道的报告指出,到2025年,全球将拥有超过4.7亿辆互联汽车行驶在道路上。未来4年内,交通服务和相关数字服务的市场规模将达1400亿欧元。智能汽车正在成为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互联网公司间比拼的新战场。


图表5: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


钜大锂电,22年专注锂电池定制

钜大核心技术能力